發布時間:2020年2月21日
已經查看了230次
參考消息網2月19日報道 美媒稱,科學家研發出一種以天然蛋白質為動力的新裝置,能夠利用空氣中的水分發電。
據合眾國際社2月17日報道,這種名為“Air-gen”(空氣發電)的技術將電極與硫還原地桿菌生成的導電蛋白質納米線相連接。這種獨特的組合能夠利用空氣中的水分發電。
報道稱,這項新技術不會產生有污染的副產品,而且裝配費用低廉。
研究人員在論文中寫道:“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這項技術能連續不斷地獲取能源,與其他可持續方式相比,不那么受制于地點或環境條件。”
盡管這種裝置需要水分,但發揮作用并不需要環境多么潮濕。實驗室的測試顯示,“Air-gen”能夠在像撒哈拉沙漠這樣干旱的地方發電。而且,與太陽能電池和風力渦輪機不同,這項技術不依賴天氣,白天或黑夜、室內或室外都能工作。
這種裝置的制作過程包括,在一個電極上放置一層蛋白質納米線薄膜,然后在上面放置第二個電極,只覆蓋納米線的一部分。
薄膜從大氣中吸收水分,激活了蛋白質納米線的導電性。蛋白質納米線的這種特殊性質,加之薄膜的多孔結構,使兩個電極間產生電流。
研究人員希望,一旦這項技術開始規模化生產,能夠將其與智能手表、健康監測儀、手機和可穿戴電子產品相結合。
http://www.cankaoxiaoxi.com/science/20200219/2402205_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