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年2月24日
已經查看了205次
參考消息網2月23日報道 英國廣播公司網站2月16日發表文章稱,在世界多國高度戒備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蔓延的同時,中外專家、學者提醒,重大疫情暴發時也要特別注意心理和精神健康。
英國著名醫學雜志《柳葉刀·精神病學》最近刊登文章呼吁,在疫情暴發之際,及時提供心理健康護理也是當務之急。
來自中國內地、澳門、香港和澳大利亞墨爾本的多位心理學研究人員在聯合撰寫的一篇研究論文中說,2003年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SARS)疫情在中國暴發期間,對心理健康影響的觀察以及采取的相應措施,可能幫助衛生部門和公眾,以便向有需要的人提供心理健康治療和輔助。隨著新冠病毒在全球擴散,公眾的擔憂和負面情緒有增無減,其中包括:
1.恐懼與焦慮——擔心自己、家人或朋友被感染。有些人不厭其煩地叮囑家人千萬別出去,免受傳染。同時,許多人瘋狂地購買口罩、護目鏡和消毒酒精等,都是出于對未知的恐懼。受疫情影響,有些人出現失眠或失眠加重的現象。
2.無聊與孤獨感——整天悶在家中不能出門,感到無聊和孤獨。
3.恥辱感——那些已經患病的人及其家屬擔心遭到歧視,除了要承受身體折磨外,他們還會產生內疚感。
文章稱,其實,這些情緒都屬正,F象,是人們面對不確定性和風險而產生的正常反應。但有些人可能出現更嚴重的精神疾病,例如抑郁、妄想和急性焦慮發作,甚至自殺等。
那些處于疫情中心的病人及其家屬,以及每天接觸病人的醫護人員承受的心理壓力最大,因此也最需要幫助。
文章表示,以上這些負面情緒和精神問題在SARS暴發期間都曾出現過。
專家注意到,那些曾參與抗擊SARS疫情的醫護人員所經受的心理負擔更重。
以北京一家醫院的醫護人員為例,凡是當時在SARS病房工作過的醫務工作者,或那些有家人和朋友被SARS病毒感染的醫護人員,后來不少患有創傷后應激障礙。此外,與沒有類似經歷的人相比,有過SARS疫情經歷的醫護人員還更容易出現抑郁、焦慮、恐懼和挫折感等心理問題。
專家建議,首先,要吸取SARS的教訓,由衛生部門組建各級心理和精神治療專業小組,為醫護人員和患者提供及時的咨詢和治療。
其次,為醫護人員和患者提供疫情的準確數據和進展情況,并根據個人情況做好心理輔導和治療。
充分利用社交媒體等智能、安全的方式(比如微信),為公眾和任何受影響的人提供心理咨詢。應該為重點人員,即醫護人員和病患以及疑似感染者進行定期心理檢查,消除他們的顧慮和不安情緒!
文章表示,新冠肺炎疫情不是人類面臨的第一次重大疫情,也不可能是最后一次。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并能得到專業人員的幫助等都有助于緩解公眾的焦慮和恐懼。
疫情暴發期間的減壓方法包括:通過閱讀來轉移注意力;練習正念,自我調節;使用認知療法,改變思維方式,不要總是過度糾結于負面消息而難以自拔;超前思維,想象一下疫情結束之后的打算;和朋友聊天,化解憂慮和煩惱;學習一項新技巧,比如做飯等。
http://www.cankaoxiaoxi.com/science/20200223/240273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