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年4月9日
已經查看了252次
科技日報記者 郝曉明
“聚資聚力,把有效資金花在刀刃上,這對東北老工業基地新一輪振興和產業技術供給能力及創新活力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剛剛拿到文件的沈陽工業設計研究院院長張劍表示。日前,沈陽市科技局正式下發《關于推動沈陽市新型研發機構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若干意見》),全力推動新型研發機構的建設。
目前,沈陽新型研發機構以產業技術研究院、協同創新中心和國際研發機構為主。作為科技創新體系的生力軍,加強新型研發機構規范化建設,規范市場化運行機制,提高產業公共技術創新能力和服務能力,是沈陽創新型城市建設的重要抓手。
按照新型研發機構建設的總體目標,至2020年,沈陽新型研發機構將達到30個,2025年達到60個。此次出臺的《若干意見》,其發展規劃和政策靶向更為明晰,政策環境更為優化,同時規范了申報、管理、績效考核等內容,強化了績效導向的資金撥付方式,細化了時間節點與建設目標。
按照該政策,新型產業技術研究院可連續3年以“前資助+后補助”方式,獲得500萬元或1000萬元支持,最高累計不超過3000萬元;新認定的協同創新中心、國際研發機構也將連續3年獲得相應的經費支持。
沈陽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與傳統研發機構相比,新型研發機構建設功能定位新、建設模式新、激勵機制新,是以實現技術研發、技術轉移、成果轉化和企業孵化為目的,從而形成具有靈活的人才激勵機制和崗位考核制度,以及合同科研、自主分配、績效考核等新型管理制度。同時,企業也要為其誠信“背書”,一旦發現存在失信或違法行為,將撤銷其相關資格并追回結余或全部補助資金。
據介紹,新型研發機構將圍繞人工智能制造、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汽車、航空裝備制造等產業鏈細分技術領域,通過政府引導、社會參與、聯合共建等形式,形成一批具有體制新、機制活、特色明、能力強、品牌響的“重量級”研發機構。
http://www.stdaily.com/index/kejixinwen/2020-04/08/content_91710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