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年5月14日
已經查看了310次
科技日報記者 劉莉
“在科協討論企業,討論經濟,對我們來說是不多見的,也表明中國科協希望通過調動社會科技工作者,更有效的在技術服務和技術交易中能夠助力企業發展,助力園區經濟和區域經濟的發展,更有效的選擇好自己的切入點和工作的平臺。”5月13日,中國科協“科創中國”首期論壇在京舉行。中國科協黨組書記懷進鵬的開場白說明了此次論壇問計于企業家的初衷。
當天的論壇聚焦“中小企業發展與技術服務”,通過現場+視頻連線的方式,與北京、無錫、嘉興、重慶、深圳5個城市16位企業代表及學者進行深入交流。與會企業代表及學者圍繞技術服務體系建設、產學研融合、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高端人才引進、中小微企業融資、科創公司權益保護等企業發展面臨的難題,以及科協組織充分發揮人才智力優勢,整合學會服務資源,搭建“科創中國”平臺等開展了交流研討。
論壇現場。圖片由中國科協提供
優客工場創始人、董事長毛大慶針對當前國企央企和民企融通差、融資難度加大、租金減免難落地等問題,提出以企業需求帶動金融賦能、發揮孵化平臺企業的作用、為技術型創新團隊提供企業管理支持、做好促進畢業生就業平臺功能設計、為中小企業爭取更多政策支持等建議。中交科創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天使匯CEO蘭寧羽重點介紹了亞琛工程師谷和弗朗恩霍夫模式,提出推進研究機構、企業、行業聯盟、金融機構等開展跨學科、跨領域的合作,形成“科學+經濟”共生模式。清華大學二十國集團創業研究中心主任、原經管學院黨委書記高建提出疫情期間,科技賦能中小企業發展起到應急效果,未來應圍繞企業數字化轉型、大中小企業協同創新、數字化人才培養等方面推動科技服務企業發展。
懷進鵬說,從大家發言看,我國中小企業經過長期發展,已經挺進到與國際同臺競爭、同期競技的前沿階段,企業家們從過去關注技術,到現在更加關注政策、制度與生態。科協組織將認真吸納大家中肯的意見與建議,特別要深入研究在開放合作中加強知識產權保護、保障科技創新公司權益、精準引導大學生就業等建議。
他介紹說,中國科協把今年作為合作發展年,努力創新合作機制,充分發揮科協系統人才智力和組織網絡優勢,組織實施服務科技經濟融合發展行動,創新社會組織機制,針對技術交易、技術服務等短板弱項,搭建“科創中國”平臺,服務企業復工達產,推動創新創業創造,培育經濟新增長點,壯大發展新動能。目前在推動“科創中國”品牌工作中,已調動了100家以上的學會,大概有100多個城市希望加入和參與到“科創中國”,我們把“科創中國”的“科”字擺在前面,把“創”字作為我們的中心,希望能體現在創造中科技的力量,在創新中科技服務經濟的力量,在創業中能夠對產業有所助推和幫助。未來“科創中國”品牌建設要進一步從四個方面完善總體方案,一是為地方發展導入技術和人才,匯聚國內外創新資源;二是把中小企業的項目、產品和服務導入地方,實現創新要素供需直接對接;三是把創業企業導入區域經濟體系,激發創新創業活力;四是組建“科創中國”百人會,促進政產學研用金緊密結合,更好發揮智庫功能。
大河創投創始合伙人劉志碩、北京小眼探索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劉相偉、云圣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陳方平、速感科技創始人、CEO陳震、中國科協(深圳)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首席執行官周路明、納恩博公司董事長高祿峰、云知聲CTO/董事長梁家恩、諾誠健華聯合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崔霽松、北京稼族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滕樹龍、無錫藥明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陳智勝、浙江亞特電器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勇、重慶數谷農場總經理吳娟、深圳市新源柔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聶贊相出席論壇并發言。
論壇由中國科協企業創新服務中心和中國國際技術交流中心承辦。
http://www.stdaily.com/index/kejixinwen/2020-05/14/content_94023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