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年6月22日
已經查看了355次
科技日報記者 葉青
“未來5年在國家重點發展規劃中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的汽車發展已經成為國家發展戰略,同時電動化是四化的基礎,這個趨勢已經不可逆轉。而智能化和網聯化的核心內容是汽車運行和生產方式的變革。在共享化方面,未來汽車使用模式創新,將實現資源集約優化,提升交通出行的效率。”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學教授孫逢春說。
6月19日,以“新能源·新動力·新未來——廣東省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發展實踐與探索”為主題的2020年第二期“嶺南科學論壇·灣區創新論壇”在廣東科學中心舉辦。
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情況如何呢?孫逢春認為,我國新能源汽車已呈現出產業化進程加速;產業鏈環節基本完備;燃料電池汽車已經開啟了規模化示范運營;政策引領我國新能源汽車走向高能量密度、高續航里程發展的技術路線等發展現狀。
“經過20年的發展,我國新能源汽車已經摒棄了傳統汽車奔跑的模式,實現了電動化技術與國際并跑。在新能源智能化方面也和國際處于同一起跑線。”他指出,面向未來,主要應該在動力電動化、車輛智能化等方面來進行布局,成為中國未來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的新方向。
截至6月19日,國家大數據平臺上數據顯示,目前全國燃料電池汽車的總規模為5366輛,比去年同比增加了53%,其中廣東以2159輛排在全國第一,主要集中在商用車領域。孫逢春指出,以廣東省為代表的加氫基礎設施投入提升也非常顯著,引領了我國氫能源汽車發展的新方向。
“2018年以來,廣東省組織實施了2批‘新能源汽車’重大科技專項,立項26個項目,投入省財政資金5.35億元,專項總投入超過20億元。” 廣東省科技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楊軍介紹說,廣東采取政府主導多主體多元化的方式開展項目研發,不少項目研發成果已經取得了標志性的進展,這些成果絕大部分都是重大專項所支持、所產生的。
為進一步做好頂層設計和中長期規劃,繪制新能源汽車產業技術發展的宏偉藍圖,本次論壇正式發布“廣東省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路線圖”。
據了解,近期廣東省科技廳發布了《2020年度廣東省重點領域研發計劃“新能源汽車”重大專項申報指南》,指南設置了3大專題共12個科研項目,預計財政投入2.3億元。
“電動汽車未來肯定是發展方向,但在時間上需要有一個現實的考慮。” 南方科技大學清潔能源研究院院長劉科認為,當前不需要追求電動汽車完全替代燃油車,只要電動汽車可以占有10%的汽車市場,就已經有非常可觀的市場增量。
對于新能源汽車的技術路線問題,應重點發展石墨雙極板還是金屬雙極板?劉科表示,各種技術路線政府都應該大力支持,不應該限制某一種發展。他認為,電池技術的突破永遠會給未來帶來無限的想象。但他也提醒廣大企業,雖然目前新能源汽車產業在電池技術、智能化、無人駕駛等領域有很多未來發展方向,但在技術沒有發展成熟前企業需要謹慎考慮風險,不要盲目投產。
http://www.stdaily.com/index/kejixinwen/2020-06/21/content_95895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