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年6月22日
已經查看了278次
科技日報記者 張景陽 通訊員?福榮
記者21日從內蒙古科學技術廳了解到,由內蒙古綜合交通科學研究院、武漢理工大學、天津工業大學聯合實施的“內蒙古地區鋼渣全組分資源化成套技術與應用研究”項目取得技術應用進展。
應用項目的依托工程為G65包茂高速公路包頭至東勝段改擴建工程,目前已鋪筑了1.5km水泥穩定鋼渣集料上基層試驗段,并進行了后期追蹤調查。據悉,這也是我國通過自主研發技術實施鋼渣固廢利用和資源再生的一項重大應用突破。
應用項目負責人、中國科學院院士院士南策文介紹,當前我國公路建設發展迅猛,天然優質資源日益短缺,大力推廣利用鋼渣等各種廢渣替代天然資源制備道路建筑材料,是交通行業綠色發展的重要舉措。
南策文表示,由于鋼渣集料具有天然集料所不具備的耐磨、抗滑等特性,同時與瀝青粘附性好,用作瀝青路面面層的集料可以提高路面行車舒適性與安全性。同時鋼渣粉具有一定的膠凝活性,可以替代水泥用于道路基層與水泥混凝土中,可提高基層材料的抗裂性,并可制備鋼渣基養護材料。因此,鋼渣在道路工程中的應用,在降低公路建設成本的同時可以提高道路工程質量,降低全壽命周期內養護成本,因而有著良好的經濟效益。
作為煉鋼過程產生的工業固體廢棄物,我國鋼渣年產量超過1億噸,而綜合利用率卻不超過30%。鋼渣堆積既占用大量土地,又嚴重污染環境,通過技術攻關,作為建筑材料加以利用,提高鋼渣的資源化率,既可以緩解建材天然資源短缺的困境,又能解決鋼渣堆積造成的環境危害問題。?????
http://www.stdaily.com/index/kejixinwen/2020-06/21/content_95887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