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鏈接
正文
《中國材料進展網》
天津:狠抓自主創新和原始創新兩個重要源頭
發布時間:2020年12月14日 已經查看了216次
戴永康
剛剛結束的天津市委十一屆九中全會提出,天津將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協同打造自主創新的重要源頭和原始創新的主要策源地。自主創新和原始創新的論述,既是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要求,也是落實2019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京津冀協同發展座談會上對京津冀地區提出的要求。
12月1日,天津市召開了進一步推動科技創新會議,就天津市科技創新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進行了部署。
原始創新“0—1”,是重要使命
原始創新主要指的是基礎研究,是從‘0—1’的創新,這是京津冀地區的重要使命。要充分發揮天津的科教資源優勢。天津有180多家國家級、市級科研機構以及新型研發機構,有50多所高校,還有相當一批企業都在開展基礎研究工作。要充分調動這些資源,著力打造原始創新策源能力,創造出更多的基礎成果。
同時,天津要全力打造國家戰略任務的重大科研設施,加快建設面向科技前沿的原始創新平臺,構建具備源頭科學創新和前沿技術創造能力的原始創新策源體系,爭取更多資源布局前沿創新領域,發揮大型地震工程模擬研究設施、新一代超級計算機等重大科研設施“筑巢引鳳”作用,力爭在戰略必爭領域取得一批突破性成果。
以超算為例,2019年12月,國家超級計算天津中心入選國家工信部“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創新重點任務入圍揭榜單位”。首先,在超算研制的過程中會產生很多副產品,如CPU、網絡設備、操作系統、編譯系統等,這些都是信創產業的核心基礎。其次,超算中心不僅僅是一個計算中心,同時也是一個數據中心,可以針對信創產業的需求提供相應的技術服務,從而帶動和反哺信創產業更快、更好地發展。如今,該中心已成為天津、京津冀乃至全國科技創新、產業轉型升級、戰略新興產業聚集的重要支撐。
自主創新“1—n”,實現關鍵核心技術突破
按照國家現在的部署,主要是解決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問題,實現“1—n”的創新。
天津市在自主創新方面,一是主動承擔國家重大科研任務,通過已經落實落地的國家重大創新平臺建設,比如合成生物國家技術創新中心、中科曙光先進計算產業創新中心,瞄準天津目前產業鏈的斷鏈、弱鏈和短板,組織關鍵核心技術突破。
二是發揮核心企業龍頭帶動作用。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發揮企業創新主體的作用”,要以龍頭企業牽頭,形成項目的產生機制、管理機制和目標導向,調動高校、院所以及產業鏈其他創新資源各自發揮作用,集中突破產業鏈短板的關鍵核心技術。
要改變過去的立項方式,積極探索“揭榜制”+“里程碑”的立項和管理模式,即企業提出需求,科技管理部門明確技術指標、經濟指標,“能人”揭榜破題;揭榜以后以“里程碑”的管理模式,分階段考核驗收技術指標和產業指標完成情況。通過市場化、企業化的項目組織管理形式,實現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的目標。
三是大力推進京津冀協同創新。北京是國家的科創中心,有大量的科技創新資源和大量的科技創新成果,坐落在北京的京津冀技術協同創新中心,統領京津冀的科技創新資源,要充分利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大機遇,結合天津產業鏈的優勢和需要,吸納更多北京的創新資源和創新主體,來津補鏈、強鏈。
四是積極推進大學科技園建設。按照天津市委第十一屆九次會全的要求,以大學科技園作為大學成果轉化的“首站”,實現校區、園區、社區“三區聯動,打造“15分鐘”配套圈,推進科研成果就近轉化,以大學科技創新的“源頭活水”支撐天津的自主創新再上新臺階。
(作者系天津市科技局黨委書記、局長)
http://www.stdaily.com/index/kejixinwen/2020-12/13/content_1060170.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