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年12月14日
已經查看了231次
科技日報記者 葉青 通訊員 范敏玲 吳衡
12月10-11日,第五屆中國海洋材料發展高端論壇在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高新區舉行。中國工程院薛群基、柯偉、周克崧、毛新平等18名院士和專家學者 500余位齊聚一堂,共同探討我國海洋材料與海洋工程裝備的發展戰略和方向,助力“海洋強國”建設。中國海洋材料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永久落戶廣州高新區。
中國海洋材料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由周廉等院士任學術委員會主任,毛新平院士任理事長,由從事海洋材料及海洋工程裝備研發、生產、應用和服務的企業、科研機構、大學和其他組織機構等105家單位發起組成,以推進我國海洋材料產業技術創新工作,推動海洋材料行業結構調整升級,提升行業核心競爭力為宗旨成立的產業技術創新聯盟。
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謝建新、岳清瑞、毛新平等分別圍繞《面向2035的新材料發展戰略思考》《土木工程新材料的機遇》《我國橋梁結構鋼的發展與創新》《海洋環境腐蝕控制技術的部分進展》《海洋油氣開發中材料的現狀與需求》等內容做精彩大會報告。
會議期間,66名國內外知名專家分別在海洋先進鋼鐵材料及焊接技術、海洋先進鈦合金材料、海洋先進有色金屬材料、海洋先進有機無機及復合材料、海洋材料腐蝕與防護5個分會做精彩專題學術交流報告。本次會議還設立了海洋材料產業展覽,共享海洋新材料發展成果。
在廣東-大灣區海洋材料發展院士專家座談會上,與會專家就粵港澳大灣區與我國海洋戰略中海洋材料產業發展現狀、問題、未來發展趨勢等開展深入交流并提出對策建議。
“材料是一切裝備、裝置和大工程的基礎,常規建筑材料在海洋服役環境中行為是完全不同的,因此要加強腐蝕科學和技術的基礎研究,通過中國海洋材料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加強相關產業的協同。”毛新平表示。
宮聲凱認為,通過中國海洋材料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加強海洋材料的頂層規劃。同時加強海洋材料損傷失效機理研究,重視海洋材料對海洋生物的影響。
據悉,本屆論壇由中國工程院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部指導、中國海洋材料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主辦,廣東腐蝕科學與技術創新研究院等單位聯合承辦。論壇的承辦方——廣東腐蝕科學與技術創新研究院是由廣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和國家金屬腐蝕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沈陽中科腐蝕控制工程技術中心)聯合舉辦的省級高水平創新研究院。
http://www.stdaily.com/index/kejixinwen/2020-12/12/content_105992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