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年12月25日
已經查看了378次
科技日報記者?李禾
由北京師范大學人文和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創新發展研究院主辦,首都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澳門科技大學中藥資源經濟研究所、珠海市民營經濟發展研究院協辦,北京師范大學創新發展研究中心(珠海)和北京師范大學未來教育研究中心聯合承辦的2020北京師范大學創新發展高峰論壇“面向十四五:創新發展與智庫使命”日前在北京師范大學珠海校區召開。
本次高峰論壇由領導致辭、主旨演講、成果發布、圓桌論壇等環節組成。會議邀請了來自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科學院、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首都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亞太創新經濟研究院、科技中國雜志社、北京師范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澳門科技大學、珠海市民營經濟發展研究院以及好未來、億智電子等高校院所、智庫、產業界的學者和企業家,從教育科技創新、區域經濟發展、智庫研究等多個維度,共同探討并分享了創新發展、科技教育和智庫研究的前沿理念與實踐經驗。
大會在北京師范大學珠海校區管委會副主任傅愛蘭教授的歡迎辭中拉開帷幕,北京師范大學黨委副書記孫紅培、澳門科技大學副校長唐嘉樂、珠海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沈巖相繼發表致辭。
孫紅培表示,“當今世界正處于百年之未有大變局”,復雜的國內外環境對加快創新提出迫切要求。新的發展實踐需要新的發展理念。北京師范大學長期以來致力于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和社會需要,取得了一系列顯著成果,在新型智庫建設方面也頗有成就。北京師范大學創新發展研究院用中國數據,講述中國故事,凝練出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政策建議與務實計策,為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撐。孫紅培希望,通過群策群力,使峰會能夠共享創新發展理念,達成新格局下的發展共識,服務大灣區創新發展實踐,助力我國智庫的創新建設。
唐嘉樂提到,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蓬勃興起,科技創新能力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以創新型智庫為代表的專門機構在國家治理中的作用日益凸顯。澳科大一直非常重視創新型智庫的建設,現有20多個智庫性研究院所及研究中心,并與大陸多所高校共同建立了研究基地及聯合實驗室。唐嘉樂表示,希望在教育服務產業的領域共同發力,為國家完善教育治理體系、提升教育質量和促進教育公平提供有益的建議和智慧。
沈巖指出,作為國家改革開放的“重要窗口”和“前沿陣地”,珠海響應國家號召,以全新面目迎接“十四五”,堅決推進、貫徹創新發展戰略,走高質量發展道路。珠海的創新發展離不開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尤其是國內外知名院校和智庫機構。在邁向“十四五”的重要時點,北京師范大學舉辦此次創新發展峰會,是有責任、有擔當的表現。珠海歡迎像北京師范大學這樣的高校和優秀人才來珠海共享機遇、共謀發展、共創未來。
在論壇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盧中原,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鵬飛,珠海市民營經濟發展研究院院長、長江商學院經濟學教授李偉,好未來教育研究院副院長錢春弦先后作了“全球經濟變局和中國加快創新”,“科技創新塑造全球城市價值鏈”,“教育產業和經濟發展”和“以愛和科技發展高質量教育”的主旨演講。
盧中原指出,當今全球經濟增速放緩,經濟重心繼續分化轉移,新技術革命重塑產業形態和分工,國際貿易和跨境投資將變中提升,人口、收入和市場格局分化重組,國際金融趨于多元化,糧食安全、能源變革深刻影響各國發展戰略。面對新形勢下的機遇和挑戰,需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堅持科技自立自強,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制約;強化基礎研究,實現前瞻性、引領性原創成果重大突破;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把提高供給體系質量作為主攻方向。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經濟體系優化升級。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支持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構建新發展格局。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以創新驅動、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造新需求,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暢通國內大循環,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堅持以制度創新引領、規范、保障技術創新。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
倪鵬飛提到,中心城市是世界發展的火車頭,但始終面臨可持續發展的挑戰,包括人口規模擴張、城市主導功能變化、城市空間形態演化與價值中心轉移。交通與通訊聯系的發展已極大影響了城市體系的范圍與密度。世界城市人口擴張,城市產業擴大,城市創造的價值和文明不斷提高,速度不斷加快,城市活動覆蓋了越來越廣闊的人類活動。我國城市可持續競爭力與科技創新已取得一定成果,但城市可持續競爭力整體仍與國際差距較大,我國在科技創新方面還有很大發展空間,仍需迎頭趕上。
李偉表示,教育是立國之本,我國應根據國家經濟發展狀況,建設適配的教育體系。通過對比國內外科研經費支出概況可發現,我國對基礎研究投資不足,應鼓勵創造地方政府、大學、企業合力辦學新模式。以世界知名三角研究園為例,強調促進產業上下游企業配套入駐,降低研究人員生活成本,使產學研關系更加緊密。
錢春弦認為,科技創新可助力教學質量提升。人工智能與教育的結合可豐富授課場景,涵蓋課前、課中、課后,賦能教研,豐富教師和學生角色。通過量化課堂數據。構建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立足于AI基礎設施,通過搭載AI平臺,豐富算法,優化教學方案。
北京師范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經濟與資源管理研究院院長、創新發展研究院院長、首都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院長關成華教授發布并介紹了《中國教育服務產業發展報告2020》研究成果。關成華指出,盡管我國教育服務產業仍然處在成長期,但已基本發展為產業鏈較完整、產業規模較大的新興產業,并成為城市創新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同時,該報告發布了中國城市教育服務產業發展指數2020,排名前10位的城市依次是: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杭州、南京、重慶、西安、珠海、武漢。其中,珠海教育服務產業發展指數在一般地級市中排名第一,發展潛力巨大。
當天下午,進行了主題分別為“創新驅動大灣區經濟發展”“科技創新助推教育進步”兩場分論壇。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研究員 眭紀剛、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評估所副所長張麗、科技中國雜志社副總編李浩、首都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戰略研究部主任張亮亮等發言。李浩認為,智庫機構做的內容要有所應用,除固有渠道外,還應通過公開發表、交叉驗證,真正得到全范圍的應用。
據介紹,此次峰會以專業、學術、務實為原則,詳細并深入分析了新時代我國創新發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科技創新在塑造全球城市、推動經濟發展、促進教育變革中的作用等。
http://www.stdaily.com/index/kejixinwen/2020-12/25/content_106511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