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年1月28日
已經查看了255次
科技日報記者 吳長鋒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物理學院肖正國教授研究組在大面積制備鈣鈦礦LED領域取得重要進展。該研究團隊使用基于氣刀輔助的刮涂法制備出了大面積、高效率的鈣鈦礦LED,向鈣鈦礦LED照明的商業應用邁進了重要一步。相關成果日前發表在《自然通訊》雜志上。
金屬鹵化物鈣鈦礦LED因為具有色域廣、帶隙易于調節、發光半峰寬窄、易于制備等優勢,已經成為新一代的LED器件。2014年,首次報道了室溫下發光的鈣鈦礦LED,其外量子效率(EQE)低于1%,短短幾年內鈣鈦礦LED的EQE就已經超過了20%,接近于商用有機LED(OLED)的水平,在照明和顯示領域展示出了廣闊的應用前景。但是目前高效率的鈣鈦礦LED都是基于旋涂法制備而成的,器件面積都很小,只有平方毫米量級,無法滿足大面積商業照明的需求。刮涂法是一種基于溶液法就能制備出大面積薄膜的方法,但是刮涂法制備鈣鈦礦薄膜的結晶過程不易控制,制備出來的鈣鈦礦LED的EQE最高僅為1.1%,其器件面積也僅為9 平方毫米。
針對以上問題,肖正國課題組以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CH3NH3PbI3為研究對象,通過降低鈣鈦礦前驅液的濃度,引入4-氟苯甲胺,并結合氣刀輔助的方法,使薄膜結晶過程中形成更多的成核位點,從而制備出了均勻致密的鈣鈦礦多晶薄膜,薄膜的表面粗糙度僅為0.8納米。采用刮涂法制備的大面積鈣鈦礦薄膜,在厚度、表面粗糙度、熒光產率以及熒光壽命等方面都展現出極好的均勻性。采用刮涂法制備的鈣鈦礦LED器件的EQE最高達16.1%(0.04平方厘米)以及12.7%(1平方厘米)。28平方厘米超大面積的鈣鈦礦LED工作時發出了非常均勻的紅光。同時,課題組也采用刮涂法制備出了基于PEN/ITO襯底的柔性鈣鈦礦LED,為制備大面積柔性光電子器件奠定了基礎。
這一研究成果充分顯示了刮涂法制備大面積、高效率的鈣鈦礦LED的可行性以及將其應用于商業LED照明的巨大前景。
http://www.stdaily.com/index/kejixinwen/2021-01/28/content_107548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