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年2月26日
已經查看了269次
吳紅梅 科技日報記者 王春
未來五年,上海市新能源產業規模達到國內領先,核心技術攻關取得重大突破,綠色交通能源體系加速形成,網聯化智能化應用能力明顯提升,打造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高地。
記者從2月25日召開的上海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上海市新能源汽車產業已出臺最新《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實施計劃(2021-2025年)》(以下簡稱《實施計劃》)。未來五年,上海將進一步“加碼”新能源汽車的發展。
全球汽車的形態和格局正在重塑,“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發展已是大勢所趨。剛剛過去的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的大背景下,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逆勢上揚,產銷量達到了136.6萬輛和136.7萬輛,連續6年位居全球首位。新的賽道已經開啟,上海要實現彎道超車,明確的發展目標不可或缺。
《實施計劃》提出,到2025年,本地新能源汽車年產量超過120萬輛,新能源汽車產值突破3500億元,占全市汽車制造業產值35%以上;綠色交通能源體系方面,個人新增購置車輛中純電動汽車占比超過50%;國有企事業單位公務車輛、環衛車輛新能源汽車占比超過80%,網約出租車新能源汽車占比超過50%……五年后,新能源汽車的行業發展將突現“上海速度”。
在目前上海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基礎之上,未來并非顯得遙不可及。據上海市經濟信息化委副主任張建明介紹,2020年,上海實現汽車產量264.68萬輛(占全國10.5%),汽車產業產值6735.07億元,同比增長9.3%。其中新能源汽車完成產量23.86萬輛,同比增長190%,產值達到663.64億元,同比增長170%,為汽車工業穩增長促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2020年上海新增推廣新能源汽車12.1萬輛(同比增長92%),累計推廣42.4萬輛(燃料電池汽車1483輛),總規模位居全國第一。
此外,上汽、特斯拉等新能源車型正在加快上市,華域汽車、捷氫、重塑等相關企業的關鍵零部件產業化能力不斷提升。特斯拉超級工廠、大眾MEB工廠也是上海在新能源高端制造領域的有力踐行。
但是不可回避的問題是,我國新能源汽車科技創新仍然存在一些突出問題,關鍵核心技術短板明顯,車規級芯片、車控操作系統、測試和驗證裝備等嚴重依賴國外。對此,上海將重點推進核心技術的攻關工作,推動動力電池等關鍵零部件研發制造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汽車網聯化與智能化核心技術取得重大進展,形成完整供應鏈。在政策保障方面,上海也將加大各類專項資金對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攻關、關鍵零部件產業化和新技術應用的支持力度。支持加氫站、充換電設施、智能路側設施和重大功能性平臺項目納入“新基建”示范。
《實施計劃》給上海新能源企業劃下了發展重點,至于如何回答,答得怎么樣,則需企業在未來五年里通過自身的努力給出答案。
http://www.stdaily.com/index/kejixinwen/2021-02/25/content_108357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