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年6月30日
已經查看了275次
科技日報記者 陸成寬
6月29日,由工信智庫聯盟指導、機械工業信息研究院主辦的“百萬莊論壇:機工智庫發布會(2021)”在機械工業信息研究院成功舉辦。本次發布會以“變局與應變之策——因勢而變順勢而為,激發制造業發展新活力”為主題,面對當前挑戰與希望并存的新形勢,探討中國制造業的“鼎新”之道。
機械工業信息研究院院長、機械工業出版社社長李奇在致辭中指出,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之中,創新成為影響和改變全球競爭格局的關鍵變量。在新技術的帶動下,我國制造業和社會發展都將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可以預見,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的過程中,主要國家在基礎技術掌控、關鍵技術應用、顛覆性技術研發的競爭將更加激烈。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黨委書記、會長王瑞祥在講話中指出,機械工業正經歷強基礎、補短板、揚優勢、加快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期,亟須審時度勢、保持定力,按照黨中央決策部署和“十四五”規劃目標,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
會上,機工智庫研究院圍繞“變局與應變之策——因勢而變順勢而為,激發制造業發展新活力”的主題發表了最新研究成果。
機工智庫研究員魯欣分享了以“復雜經貿環境下,中國制造業發展策略選擇”為題的研究報告。他指出,當前,國際經貿規則面臨重構,制造業的地位顯得更加突出。各國紛紛推出相關戰略、加強科技競爭、關注產業鏈供應鏈安全。
機工智庫研究員、機械工業信息研究院戰略與規劃研究所所長助理司建楠在題為“探‘底’制造業產業基礎”的研究報告中指出,產業基礎薄弱已經成為制約我國裝備制造業創新發展的重要瓶頸。從底層架構看,衡量裝備制造業產業基礎能力的關鍵離不開三個重要方面,即創新能力、產業結構、人才隊伍。
機工智庫研究員趙娟發表題為“新發展格局下制造企業的變與不變”的研究報告。她指出,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革命以及工業4.0的興起,全球已進入以萬物互聯、數據驅動、軟件定義、平臺支撐、智能主導為主要特征的數字經濟時代,疊加疫情、逆全球化和價值重構等形勢,我國也正積極構建新發展格局。制造業作為立國之本、強國之基,毋庸置疑是數字經濟發展下我國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生力軍,基于此,為實現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的轉變,培育一批世界級的先進制造領先企業當是應然之舉措。
機工智庫研究員、機械工業信息研究院先進制造發展研究所副所長、機工戰略工作室負責人陳琛分享了“變局下的產業重構邏輯與要素”。目前,在物理世界之下,巨大的數字洪流正在襲來。對于制造業而言,圍繞數據創造新的價值也成為重要議題。機工智庫通過深入調研,發現在數字時代,價值創造已經越來越具有網絡化的特征,各種產業鏈縱橫交錯、相互支撐,并最終產生一系列產品和服務。創新的本質是新的價值網絡的產生,替代舊的價值網絡。構成這些網絡線條的重要成分是資金流、知識流、數據流等,其中知識流和數據流是關鍵。
http://www.stdaily.com/index/kejixinwen/2021-06/30/content_116526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