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年8月13日
已經查看了241次
浙江省第三輪“小微企業三年成長計劃”(2021—2023年)工作部署電視電話會議現場。 胡亦心 攝
中新網杭州8月12日電(記者 胡亦心)浙江是民營經濟大省,而小微企業是浙江經濟最大的特色、亮點和底氣所在。如何引導小微企業打造未來發展新優勢,邁向新臺階?8月12日,浙江省政府發布《浙江省“小微企業三年成長計劃”(2021-2023年)》(以下簡稱《計劃》),助力小微企業在更優資源環境中實現更高質量、更可持續發展。
每26個常住人口擁有一家小微企業
在浙江省扎實推進第二輪“小微企業三年成長計劃”過程中,浙江小微企業成功實現質效提升、高質量發展,各方面指標均邁上新臺階。
統計顯示,2020年末,浙江省小微企業數量達到250.09萬家,三年累計新增小微企業121.22萬家,年均增長10.21%;每26個常住人口就擁有一家小微企業。三年累計新增科技型小微企業3.81萬家,年均增長27.26%;2020年小微企業核心競爭力指數達127.16,比三年前增長9.24個百分點,創新水平明顯增強。
小微企業總量規模持續增長,得益于政策創新。近年來,浙江省持續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先后實施企業開辦“一件事、一日辦”、證照分離等系列政策舉措,最大范圍優化小微企業發展環境。
三年來,浙江省小微企業總量從168萬戶增長至250萬戶,年均增幅22%以上;新增八大萬億小微企業33.6萬家;不斷深化“個轉企、小升規、規改股、股上市”市場主體升級工程,深入開展“雛鷹行動”“鳳凰行動”,新增“個轉企”7.85萬家,股份公司7171家,上市公司105家;積極推動小微企業培育庫建設,庫內優質企業達12萬家,完成小微企業職業技能培訓32.5萬人次,小微企業發展內生動能進一步增強。
浙江省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浙江連續組織開展“雙倍增”行動,高水平建設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以科技支持,促進小微企業新舊動能轉換;深入融資暢通工程,以金融支持,幫助小微企業發展賦能增效。此外,浙江通過減免房租、稅費、利息等方面的精準服務,助力小微企業渡過難關。
啟動新三年成長計劃
不可否認的是,2020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沖擊,浙江小微企業長期以來存在的技能人才、資金、營銷資源不足等短板降低了企業抗風險能力,發展不確定性明顯加大。
為此,第三輪“小微企業三年成長計劃”建立了小微企業體量規模、質量效益、創新能力、金融服務、發展要素五個方面的量化目標體系,重點任務包括打造未來發展新優勢、構建資源要素供給新體系、建設營商環境新高地三個方面。
浙江省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從整體方向上看,與前兩輪計劃相比,本輪計劃在數量增長的基礎上,更強調小微企業內在的質效提升和外部要素供給保障,圍繞效益、創新、人才、金融等維度提出了較多指標。
《計劃》明確,要全力打造小微企業未來發展新優勢,提升小微企業的創新能力。為此,《計劃》將制造業企業加計扣除比例提高到100%,鼓勵有條件的市、縣(市、區)對高新技術和科技型小微企業再按25%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標準給予獎補;推動小微企業開展對標達標活動,爭創“品字標”品牌,開展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提升行動;深化小微企業數字化改造,支持小微企業創建智能生產線、數字化車間。
在全力構建小微企業發展所需的資源要素供給新體系,暢通小微企業生產經營所需的資源要素流動方面,《計劃》提出,要加快推廣企業“貸款碼”,多途徑幫助小微企業獲得信用貸款;以高新區為重點推動知識產權質押貸款增量擴面,鼓勵開展知識產權金融保險業務和構建風險基金池;加快建設省市縣三級聯動、多方資源合作共享的“小微通”綜合服務云平臺,鼓勵各地建設個性化、特色化子項目。
此外,浙江將繼續優化營商環境,實施商事主體登記確認制改革,建立健全小微企業納稅等市場主體信用評價,按規定對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減免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繼續實施普惠金融有關稅收優惠政策;持續加大知識產權培育、保護力度,讓浙江成為小微企業營商最佳省。(完)
https://tech.huanqiu.com/article/44KlQCxJA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