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年9月16日
已經查看了233次
9月14日,第六屆“創客中國”新材料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大賽企業組決賽暨頒獎禮在北京舉行。16個入圍企業組決賽的優質項目上演巔峰對決,最終,愛彼愛和新材料有限公司獲得企業組特等獎,新型高頻磁性材料及產業化團隊獲得創客組特等獎。
本屆大賽由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絡安全產業發展中心(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舉辦,中關村科技租賃股份有限公司承辦。
此次大賽于7月8日在北京房山啟動,吸引來自全國各地的550個新材料產業項目參賽。大賽以“發掘新材料行業獨角獸”為宗旨,致力于激發創新動力,充分發揮新材料的“底盤技術”作用,嫁接才智資源,加快創新和布局自主知識產權,推動我國新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
?
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絡安全產業發展中心(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主任付京波表示,下一步,工信部網絡安全產業發展中心將在部黨組的堅強領導下,聚焦中小企業創新服務科技成果轉化、產融對接、產業園區及企業培育,努力提升中小企業創新創業能力和專業化水平,不斷完善大賽秘書處辦公室與產業園區、金融機構、中小企業服務機構的聯動機制,以推廣大賽獲獎項目為牽引,將“創客中國”由賽事品牌轉化為中小企業服務品牌。同時,以統籌推進產業技術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為總目標,通過培優企業和培強產業相結合、項目招引與企業服務相結合、協同創新與產融對接相結合、線上接洽與線下合作相結合的服務模式,嫁接優質金融服務,引導參賽優質企業入駐產業園區,促進創新技術與產品融入地方產業鏈,鼓勵中小企業創新,做到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的同時,提升產業鏈健壯性、安全性、成長性和協同性,將“創客中國”升級為產業轉型升級、產業鏈供應鏈補鏈、延鏈、強鏈的支撐服務品牌。
?
中關村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宣鴻表示,面對世界各國在關鍵原材料、關鍵設備、關鍵軟件等科技核心領域技術自主創新的激烈博弈,國內新材料產業發展關鍵材料的短板尤為突出,存在著嚴重的不平衡。一方面,中低端材料過剩;另一方面,高端技術有效供給力和產能嚴重不足,相關產業突破壁壘、實現戰略升級迫在眉睫,特別是針對“卡脖子”的技術清單,需要不斷提升企業的學習力、創新力、服務力,促進新材料企業在產業鏈中的深度融合發展。中關村發展集團以整合資源、搭建平臺、廣泛合作、引領發展為目標,通過市場化方式構建了科技股權投資、科技金融服務、科技專業服務、科技園區發展運營、區域合作創新、國際創新網絡集成服務體系,在創新創業的生態中發揮了創新資源的連接器、轉化器、放大器的作用,為創新創業者提供源源不斷的專業服務和耐心資本支持。下一步,中關村發展集團將向著國際化、專業化、市場化三個方向不斷演進,加快打造國際一流的創新生態集成服務商,推動產業創新升級。
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磊表示,借此機會,圍繞活動的三個關鍵詞:新材料、中小企業和創新創業,分享幾點想法。一是新材料是推動產業技術再造的重要支撐,也是創新驅動發展,包括制造強國戰略的短板和薄弱環節。新材料技術研究、應用研發和進口替代的工作任重道遠。二是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小企業能辦大事。市經信局正在會同相關部門,近期將出臺在疫情常態化背景下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一攬子政策措施,進一步優化普惠性的營商環境,在人才、資金、空間、市場以及“走出去”等方面積極做好企業的精準服務。三是希望中小企業能保持創新創業的定力,堅持走“專精特新”的發展之路。市經信局也即將發布新一版“1+N”產業支持政策體系,在新材料產業方面首次推出重點新材料產品首批次應用示范獎勵,支持新材料的推廣應用,同時積極爭取國家在北京布局若干新材料制造業創新中心、生產應用平臺和測試評價平臺等產業基礎設施,以及成立北京“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成長基金,為新材料產業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在新的形勢下,希望企業家能夠聚焦主業、堅守實業,發揚工匠精神,在提高企業的專業化能力和產品質量上下更大的功夫,堅定地走“專精特新”的發展之路。
北京市房山區人民政府副區長高武軍介紹,房山區作為北京打造科技創新中心的重要陣地,緊緊圍繞北京城市總規劃賦予房山區“三區一節點”的功能定位,深入實施重大項目、帶動創新引領和文旅融合三大發展戰略,全力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在北京的十大高精尖產業里,房山區重點發展的是“2+1”產業,包括高端制造、新材料以及醫藥健康產業。依托新材料產業基地,形成了以北京石墨烯技術產業研究院為代表的石墨烯納米材料產業鏈,以八億時空、集聯光電為代表的新型顯示材料產業鏈,和以環宇京輝、恒動氫能為代表的新型能源材料產業鏈,產業體系日趨完善,集聚效應加快顯現。希望更多的新材料企業認識房山、了解房山、落戶房山。我們將以此次大賽為契機,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全力支持新材料企業發展壯大,與企業攜手合作,推動地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中關村科技租賃股份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總經理何融峰表示,中關村科技租賃以“促進金融與科技的融合,成就科技創業者的夢想”為初心使命,承辦本屆大賽,希望能夠通過大賽發掘新材料行業具有高成長潛力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通過“信用創造”這一金融創新舉措,培育這些企業成為獨角獸。初創階段的科技企業多數沒有歷史信用記錄,難以達到傳統金融機構設置的融資條件,這是企業融資難的癥結所在。中關村科技租賃基于多年實踐,建立“科技型中小企業信用創造體系”,包括企業信用發現、信用培育、信用傳遞三個環節。根據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成長規律和風險特征,提煉驅動企業發展的成長因子,提出了“成長即安全”的風險管理理念,通過自主研發的主體成長性信用評級模型,對企業進行風險識別和價值判斷,從而實現對企業的信用發現。通過服務型租賃、銷售型租賃、項目租賃、知識產權租賃等服務手段,為企業提供首筆債務融資,幫助企業實現信用記錄從0到1的突破。在此基礎上,中關村科技租賃還通過聯合租賃、銀租通、保租通等服務,將企業的信用有效傳遞給其他金融機構,極大地改善了企業的融資環境,從而解開了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死扣。成立8年來,中關村科技租賃為1200多家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了融資服務,融資總量近300億元。其中,有150余家估值超過10億元,有40余家實現了上市。下一步,中關村科技租賃將不斷推動科技金融創新,以“金融活水”澆灌“創新之花”。
本屆大賽覆蓋國內四大新材料產業資源聚集區,包括京津冀、長三角、大灣區、成渝區。歷經兩個月多輪賽事比拼,16個優質項目脫穎而出,匯聚北京。
大賽評審團由15位來自產業界、學術界、金融界的專家組成,分別是:中關村科技租賃執行董事兼總經理何融峰,江蘇銀行北京分行副行長崔茜,英諾天使基金創始合伙人李竹,東方富海合伙人韓雪松,中科院理化所抗菌材料檢測中心主任、研究員張維,高達國際管理合伙人王瑩,北汽產投副總經理賈廣宏,朗瑪蜂創投合伙人張云,華軟資本合伙人方銀河,藍圖創投合伙人孔毅,盛澄基金總經理林雪梅,優山資本合伙人房斌,中科創星軍民融合組組長李廣博,德聯資本合伙人賈靜,中國風險投資副總經理何瓊。評審團從參賽項目的技術和產品、新材料專題相關性、商業模式及實施方案、行業及市場、團隊和財務分析等維度,對項目進行嚴格評審。參賽項目通過現場路演的形式,對項目進行詳細陳述,解答評委的輪番提問,最終角逐出全國特等獎及一、二、三等獎。
據了解,這些項目將享有第六屆“創客中國”新材料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大賽的全部配套服務,并有機會入選全國總決賽。此外,還分別獲得中關村科技租賃提供的千萬元預授信,房山區產業基金千萬級的投資額度,以及由36氪提供的品牌賦能。
http://www.stdaily.com/index/kejixinwen/2021-09/16/content_122009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