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鏈接
正文
《中國材料進展網》
2021中關村論壇|以“智慧”服務鏈接“智慧”產業
發布時間:2021年9月24日 已經查看了270次
國內外大咖齊聚,全球智慧碰撞,最前沿科技成果發布!9月24日,2021中關村論壇隆重開幕。論壇圍繞“智慧·健康·碳中和”三大主題,分享科技創新與發展,關注先進技術融合交流趨勢。
“智慧”作為今年論壇的三大主題之一自帶熱度。當前,人工智能加速發展,對經濟社會發展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數字經濟正從信息化、數字化向智能化演變。作為北京市整合創新資源的市場化平臺,中關村發展集團以智慧與服務互驅,打破創新空間壁壘,打造智慧產業集群。
智慧服務 打破創新空間壁壘
“聰明的大腦、智慧的跑道、無人車清掃、智慧公交站臺、智慧導覽、智慧燈桿……”中關村軟件園正成為園區創新企業新技術、新產品開放實驗的第一站。通過構建以大數據平臺為智慧中樞的園區大腦,中關村軟件園實現實時鏈接空間、企業、人員等園區要素,深度獲取企業需求,持續提升園區運營管理水平和產業服務能力,為企業提供精準服務。
中關村軟件園是中關村發展集團“智慧”服務的典型代表。如今,中關村發展集團正在著手“數智園區”建設,推動各類創新空間智慧化升級。中關村工業互聯網產業園、中關村集成電路設計園、中關村生命科學園……不斷用智慧賦能、以智慧服務,讓園區企業共創共享共建。
不僅如此,集團還以智慧轉型為契機,利用自身資源優勢,將創新空間從“線下”轉移至“線上”。2020年3月推出大數據服務平臺——中關村易(e)創服務平臺,集成創新服務資源。據了解,平臺將集團162項服務和上百項易創合作伙伴服務形成標準化產品,打破“1對多”的傳統服務模式,實現“多對多”的相互賦能與交易創新模式。上線至今,平臺服務產品已累計輻射25類創新產業,累計服務企業2萬家次,覆蓋5000家科創企業,成功構建起突破空間限制的全周期、一站式、管家式的專業服務體系。通過“線下+線上”融合發展打造起“智慧”服務“無邊界”的創新空間。
服務智慧 構建垂直產業集群
智慧服務是服務創新發展的手段,構建智慧產業生態、推動智慧產業發展才是目的。一直以來,中關村發展集團圍繞大信息、大智造等產業,打造高端人才、研發機構、創新型企業、投資機構、專業服務平臺匯聚的創新生態,讓智慧產業向中關村匯集。
近期在創業板IPO成功過會的軟通動力就起步于中關村軟件園孵化器,在高端人才政策、產學研轉化、技術產品展示應用、政企對接等方面獲得了集團全面的服務。目前,軟通動力已轉型為數字技術與數字內容服務企業,正在與華為等行業龍頭企業共同構建產業生態。
北京史河科技創始人許華旸對集團的服務稱贊不已。這源于創業初期,史河科技因缺少生產資質和物理空間而一籌莫展。尋遍全國后,許華旸在中關村新興產業前沿技術研究院找到了亟須的資源。不僅如此,研究院后續還為企業提供了研發生產空間、廠房環評、融資路演、場地裝修、政策申報、人才招聘等一對一服務,讓企業感動不已。2021中關村論壇期間,史河科技將作為首屆全球智能應急裝備大賽應急救援機器人賽道的十強企業角逐決賽。
聚焦細分產業方向,以智慧為核心,以大信息、大智造為重點,關注重點技術創新,深化產業組織服務,加大投資資金支持,中關村發展集團不斷為智慧領域企業提供支撐和服務,構建垂直細分領域的良好創新生態,引導智慧產業在中關村集群式發展。經過多年的積淀,中關村發展集團在“智慧”產業,重點布局了集成電路、云計算、大數據、工業互聯網、5G與人工智能等垂直細分領域,依托中關村軟件園、集成電路設計園等特色園區,服務匯聚了薛其坤等一批領軍人才團隊、量子信息研究院等一批新型研發機構。
智慧與服務互驅。“十四五”期間,中關村發展集團將繼續圍繞大信息、大智造等“智慧”產業的垂直細分領域,積極發展以數字經濟為主要特征的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構建“智慧”產業新生態,助力北京打造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
http://www.stdaily.com/index/kejixinwen/2021-09/24/content_1221877.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