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年9月27日
已經查看了240次
9月25日,為時兩天的2021年嶺南科學論壇系列活動——“粵港澳大灣區人工智能與大數據高端論壇”在珠海舉行。本次論壇由廣東省科協和廣東省科技廳共同指導、全國高等學校計算機教育研究會和廣東省計算機學會主辦、廣東科技新聞工作者協會承辦。
論壇圍繞珠海建設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進行選題,抓住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有利機遇,圍繞要素流通、核心技術產業發展、數字化轉型、數字治理、數字經濟基礎設施建設等關鍵環節,探索數字經濟創新發展新思路、新模式、新路徑。
中國科學院院士、現任深圳大學教授陳國良在主論壇作了《漫談大數據》的主題演講。現任哈工大計算學部副主任、哈工大(深圳)計算機學院執行院長、鵬城國家實驗室研究員& AI 賦能重大項目負責人王軒教授,發表了題為《非完全信息博弈決策及智慧金融應用探索》的演講。
王軒提到,博弈決策是人工智能研究的重要領域之一, 其復雜度與博弈環境的信息復雜度、策略復雜度、參與其中的博弈者數量等因素緊密相關。他介紹了非完全信息博弈決策研究的信息感知與建模、策略求解、自主進化學習以及基于超算的分布式并行計算四個方面的關鍵技術。以及圍繞博弈決策技術在智慧金融領域的應用介紹開展的一系列探索和應用。
中南大學計算機學院院長王建新提到,隨著醫院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和生物檢測技術的快速發展,生物醫學領域產生了大量的數據,這為生物醫學的研究由原來的假設驅動向數據驅動的方式進行轉變提供了機遇。以深度學習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術的興起給生物醫學大數據的處理帶來了新的曙光。
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上海交通大學過敏意教授指出,云計算是我國數字化轉型的重要基石。據 IDC 預測,到 2021 年底,預計 80% 的應用開發部署都將基于云端。為此,以單機程序搬遷、虛擬機構建以及分層服務為典型特征的傳統云計算已不適應于我國數字化轉型的發展需求。同時,自動駕駛、自然語言處理等人工智能應用也給云計算在實時性、低延遲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 QoS 要求。他說:“為此亟需發展以微服務和無服務器計算為特征的新一代云計算技術。基于新一代云計算技術,如何在負載突變、低吞吐、和混合部署等場景下增強人工智能應用的能力,是科學研究的方向。”
http://www.stdaily.com/index/kejixinwen/2021-09/26/content_122220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