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年9月30日
已經查看了205次
2021年9月27日-28日,由國家太陽能光熱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中國電機工程學會、全國太陽能光熱發電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共同主辦的“2021中國太陽能熱發電大會”在湖州市召開。
在為期兩天的80場報告中,近300位來自太陽能光熱相關領域具有影響力的科學家、政府相關部門領導、企業家、行業代表及研究生代表圍繞太陽能聚光吸熱技術、高溫傳儲熱技術、太陽能熱發電技術發展路徑、超臨界二氧化碳太陽能熱發電關鍵基礎科學問題、太陽能中溫熱利用等主題進行交流和研討。與往屆參會人員相比,今年還增加了來自包括中國大唐集團、國家電投集團、中國電建、中國能建、中國廣核、國家電網、東方電氣等在內的央企代表們。
雙碳目標為光熱發電行業發展帶來新機遇
本次大會展示了太陽能熱發電行業最新的技術成果,分享了多種太陽能熱利用的發展路徑。
國家能源局副處長孔濤
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新能源處副處長孔濤在致辭時表示:“國家能源局一直積極支持太陽能熱發電行業的發展,將繼續支持在資源優質區域,通過與風電、光伏發電基地一體化建設的方式,建設一定規模的光熱發電項目,充分發揮光熱發電的調節作用和系統支撐能力,保障光熱發電產業能接續發展等。”
孔濤表示,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目標提出后,今后較長一段時間內,風電光伏將以更快速度發展,這也為光熱發電行業發展帶來了新機遇。主要體現在我國部分地區對光熱發電作為調峰電源有剛性需求;光熱參與電力市場,有利于在國家補貼退出后保證光熱產業的可持續發展;通過積累國家首批太陽能熱發電示范項目建設運行經驗,有利于參與國際市場競爭。
由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牽頭編制的“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將于近日印發。孔濤認為,近期青海、甘肅、吉林等地陸續啟動光熱與光伏風電一體化開發項目,這些項目發揮光熱發電的儲能和調峰能力,體現光熱作為調峰電源支持新能源發展作用,并利用了近年來風電光伏成本快速下降的成果。在不需國家補貼支持的條件下,建設一批光熱發電項目是值得鼓勵的方向。
目前,我國對光熱發展出臺了諸多有利政策。《關于鼓勵可再生能源發電企業自建或購買調峰能力增加并網規模的通知》中,將光熱電站列為調峰電源,將儲熱納入《關于加快推動新型儲能發展的指導意見》等。
徐建中院士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太陽能熱發電大會永久名譽主席徐建中表示,隨著“3060”目標的推進,太陽能光熱作為可再生能源重要的一種形式,也將重塑能源未來;希望“通過兩天研討,凝聚共識,讓太陽能熱發電技術展現應有的光芒。”
王志峰研究員
本屆大會主席,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研究員、國家太陽能光熱聯盟理事長王志峰認為,今后太陽能熱發電進步將呈一個中心點、三個方向發展。一個中心是太陽能熱發電將一直發揮以儲熱為中心的態勢;第一個方向是近期風光熱打捆態勢已非常明顯,說明光熱發電進入剛性需求階段,也吸引了資本的興趣;第二個方向是高參數發展,太陽能熱發電進入800℃運行溫度時代,未來在800℃高溫支撐下的超臨界二氧化碳發電系統成為一個新方案,可把電價降低到每度電約3-4毛錢水平;第三個方向是太陽能高溫熱能向工業利用發展,傳統化石能源在“雙碳”目標下,使工業部門對太陽熱能大感興趣。太陽能采暖也將有很好的應用場景。他表示,新時代還表現在太陽能熱發電從業隊伍發生巨大變化,2021年,我國能源電力行業央企大舉進入太陽能熱發電領域。
王剛秘書長
中國電機工程學會秘書長王剛指出,通過國家示范項目的推進和企業的自主創新與研發,部分技術已走在國際前列。目前,我國聚光吸熱技術路線呈多元化發展局面,一些技術路線為世界獨創,為未來發展奠定基礎。在能源轉型大背景下,太陽能熱發電在新型電力系統中的重要性逐漸凸顯。但目前我國太陽能熱發電產業發展仍有不足,現有裝機容量和市場規模無法滿足“雙碳”目標下可再生能源的加速發展,行業發展仍需政策紓困。
金建祥董事長
作為光熱發電行業領軍企業,浙江可勝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浙江高晟光熱發電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院長金建祥說,近期已有多個清潔能源基地外送項目均明確要求配套一定容量的“光熱+光伏”項目,可見未來新能源結構必將是光伏、風電與光熱協同發展、多能互補形式,光伏、風電裝機規模不斷擴大、成本進一步下降,都將成為光熱起步發展的有利條件。他認為,今年是光熱行業真正起步的元年,還需錘煉技術、降低成本,為未來五年、十年行業的快速發展做好準備。
湖州市吳興區委常委、區政府黨組成員程佳
本屆大會的首席承辦單位,湖州市吳興區委常委、區政府黨組成員程佳表示,光熱發電在未來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中將成為不可或缺的技術路線。太陽能光熱發電技術是加快地區綠色低碳轉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重要保障,也是吳興區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綠色樣本的重要抓手。
展示新思路、新技術、新應用
在會議期間,太陽能光熱技術創新成果、工程應用、裝備制造、系統解決方案等一一亮相,大會報告理論高度兼具實踐深度,為與會人員帶來新思路、新技術、新應用。并頒發了“德芳太陽能熱利用獎學金”資助的6篇優秀論文獎,這是甘肅自然能源研究所王德芳研究員在國家太陽能光熱聯盟設立的。并組織對浙江久立特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湖州南太湖電力科技有限公司南潯南太湖熱電聯產項目的技術參觀。
據悉,中國太陽能熱發電大會已發展成為我國太陽能熱發電領域最具權威性和影響力的太陽能科技盛會。大會“以科技創新推動太陽能熱發電產業化發展”為主題,解析產業發展中面臨的關鍵科學技術問題,探討發展路徑并找準發力點和突破口,助推太陽能光熱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http://www.stdaily.com/index/kejixinwen/2021-09/30/content_122334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