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年11月11日
已經查看了374次
11月6日下午,由日本華人教授會主辦,NPO中日學術交流中心提供支持的主題為“面向未來的新思維:構建共鳴、共創與共生社會”的國際研討會在線上成功舉行。研討會旨在討論在當今社會高度不確定的環境下,人類應如何勇敢接受挑戰,解決問題,從而建設一個更加光明的未來社會。
研討會設置了自然科學與人文社會科學兩個領域,分別邀請中日兩國學者專家、創業者、媒體人士以及肩負未來的年輕人參與討論。與會者探討了5G和人工智能等下一代數字技術以及相關產業技術的形成和走向、經濟社會活動及人員交流等問題,為創造更美好的“下一代社會”提示了各種對策和解決方案。
研討會由鹿兒島國際大學教授康上賢淑主持。日本華人教授會代表、山梨學院大學教授熊達云致開幕詞。致辭中,熊教授代表日本華人教授會對當前世界局勢走向的不確定性表示擔憂,并對未來寄予了美好的期許。
中國電信研究院孫震強教授以“4G改變生活、5G改變社會”為題做了講演。孫震強首先介紹了中國通信市場的規模,講述了4G在教育、健康、金融、娛樂等領域給人們生活帶來的變化以及5G在更多場景下對產業、社會產生的影響,并對未來的6G技術進行了展望。
富士通全球營銷部門首席數字經濟學家金堅敏對IoT時代面向5G的創新性商用做了報告,講述了5G技術備受關注的理由是其擁有超高速、超低延遲、可進行多設備連接、節能、安全性高等特性。伴隨IoT設備的大量增加帶來了數據的爆發,而5G對數據的流量能提供重要的技術支撐,因此備受社會和產業界的關注。他還介紹了日中兩國在5G垂直應用上的不同技術路線和案例,強調5G網絡本身只提供技術基礎,更重要的是應用創新,讓用戶感受到5G帶來預期的新價值。
會津大學陳文西教授以“日常生活垃圾減量的實踐與感想——從人類健康到地球健康”為題作了報告,介紹了多種可持續維護地球環境的垃圾處理方法和自己的實踐,陳文西還講述人類現在的活動帶來的影響將持續到遙遠的未來,但現行的議會制度只反映了當代人們的想法,對未來的人們來說非常不公平,應確保人們的長遠利益不受傷害。
農業企業家宇野宏泰的報告題目為“面向下一代的農業革命”。宇野以傳統農業種植方法為主并積極采用有機栽培,從事農業的研究和經營改善工作。宇野還指出日本農業面臨的一些問題,例如因土壤退化和異常氣象引起的糧食危機、農作物品質下降、加工業和飲食業的“承包型”農業等,并提出日本農業的改革方法,包括確保土地活性、培養優秀人才、社會意識變革等。
日本自由記者中島惠以“日本人的中國觀,中國人的日本觀”為題做了報告。為加深日中兩國民眾的相互理解,中島陸續撰寫了多部介紹、觀察中日兩國社會以及文化的書籍。中島的報告分析了幾十年來中日雙方彼此印象不佳的主客觀原因,指出中日之間彼此不應以偏頗的姿態觀察對方,而應以普通的心態加強相互交流,才能有效改變彼此的印象。為此她呼吁兩國民眾應該加強直接的交流和對話。
愛知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客員研究員曾根英秋的報告題目是“從派駐人員的角度看日本企業與中國企業,兼論對未來的新思考”。曾根認為日本企業更擅長制作需要反復磨合、調整設計的產品,而中國與美國企業則更擅長制造將零部件巧妙組合在一起的產品,提出未來中日雙方應該取長補短,培養有創新思維的人才。
杏林大學教授劉迪的報告題目為“后疫情時代的國際人員流動”。劉迪指出日本現行的對國費留學生優先發放簽證的政策違反“平等原則”。他認為接受留學生是最重要的國際文化交流,日本政府應采取措施,優先發放海外留學生的簽證,以使他們順利進入日本完成學業。
早稻田大學社會科學部4年級學生鷹居知樹同學通過以“漢語賦予我意料之外的連續性和積極性”為題分享了自己學習中文的經歷。據鷹居介紹,他因學習漢語與中國結緣,學習中文使得他更加喜愛與人交流,也變得更加自信。鷹居還透露,他打算2022年前往中國留學,以便更進一步深入地了解中國。
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碩士MTI專業1年級學生黃暢同學以“互相幫助面向未來”為題分享了她學習日語和在日本留學的經歷。黃暢在“第十五屆全中國選拔日語演講比賽”中獲得冠軍。她與日語的緣分始于大學本科時代。2019年黃暢作為交換留學生來到日本京都留學,隨后遭遇新冠疫情來襲。在此過程中她得到了日本友人的幫助,并見證了中日之間“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的感人故事。通過這些經歷她堅信只要人們互相支持,互相幫助就一定能夠構筑更加光明的未來。
鹿兒島國際大學教授康上賢淑主持了綜合討論并做了總結發言。他指出,相對于自然科學的快速發展,人文科學存在著許多自我束縛因素,妨礙了其發展。幾個世紀的工業化以及不斷發生的戰禍,地球環境遭到嚴重破壞,所有國家和民族現在都“平等”地面臨著生存危機,可以說人類已經成了真正意義上乘坐在同一條船上的“兄弟姐妹”。他呼吁,現在的我們,最需要為未來的子孫做的是:用積極的新思維和創意,促進并實現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的融合,國家和民族之間的融合,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相輔相成的攜手前行。這也正是本次會議召開的意圖和宗旨。
拓殖大學教授杜進致閉幕辭,對本次研討會的新特點進行了總結。
2021-11-10 18:34:55 來源: 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