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年12月17日
已經查看了390次
12月13日,由亞洲開發銀行、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全球價值鏈研究院、世界貿易組織等聯合撰寫的《全球價值鏈發展報告2021:超越制造》報告在京發布。
主報告人、日本國立政策研究大學院大學經濟學教授、對外經貿大學全球價值鏈研究院海外學術院長邢予青介紹,全球經濟已經深嵌入全球價值鏈中。從1995年至2020年的趨勢來看,全球價值鏈在世界經濟中的參與度從35.2%上升至44.4%,并且在2018年達到49.3%的巔峰。同期,全球價值鏈對全球國內生產總值的貢獻度從9.6%至12.1%,并在2018年達到14.6%的最高點。從這方面來說,全球價值鏈已經深深嵌入到了世界經濟之中。
邢予青表示:“亞洲經濟體深切地參與到全球價值鏈中,但知識密集型活動的收入增長率并沒有制造行業快,因為很多新興經濟體沒有參與知識密集行業的全球價值鏈,而是更多地參加制造業活動。對于發展中國家的企業,一開始加入全球價值鏈,大多是一些低價值的行業,比如組裝零件,但是它必須要升級,增加附加值,進一步提升在全球價值鏈上的地位。否則它們就會被鎖在所謂的低價值或者低增值陷阱中。”
報告指出,在全球價值鏈上的升級有兩種路徑,即線性和非線性。前者是指,一個企業或經濟體按部就班地從低附加值活動轉向高附加值活動,比如從組裝、標準模式化生產、核心模式化生產、核心模式的研發到模式化產品的設計和品牌推廣,逐步升級。而非線性升級則是指,一個企業吸收了核心科技,直接從較低附加值的活動躍升到產品的設計和品牌推廣。非線性升級能夠幫助發展中國家的企業跨越技術壁壘。
邢予青指出,疫情攪亂了整個全球價值鏈的運作,這種不確定性破壞了投資,2020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下降了42%。原來預估越復雜、鏈條越長的全球價值鏈,在疫情中所受影響越嚴重。但食品、藥品和醫療器材等商品的全球價值鏈表現出驚人的韌性。
2021-12-17 11:35:18 來源: 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