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年1月4日
已經查看了294次
有人認為,當前,元宇宙產業仍是一個“虛無縹緲”的概念。然而,在1月1日無錫市濱湖區舉行的“2022太湖灣科創帶濱湖創新大會”上,正式推出了《太湖灣科創帶引領區元宇宙生態產業發展規劃》,以及相配套的科技創新服務體系、科創載體建設、人才安置工程“三年行動計劃”等,旨在打造國際創新高地和國內元宇宙生態產業示范區。
“要拿出大格局、大氣魄,舉全區之力、聚各方之智,在優化空間布局、集聚高端創新要素、提升創新能級、厚植產業優勢、搶占未來產業等方面,謀求新突破,再造發展新優勢。”無錫市濱湖區區長孫海東表示。
搶占發展先機,主動進入元宇宙新“賽道”
什么是元宇宙?
在無錫市濱湖區工信局局長楊志清看來,元宇宙是“互聯網3D版”,是一種整合多種新技術而產生的新型虛擬相融的互聯網應用和社會形態。同時,元宇宙遠程傳遞物理信息的能力,將從根本上重構經濟社會的生活方式和生產方式。
相關專家介紹,元宇宙的實現需要龐大而復雜的底層技術作支撐。這是因為元宇宙本質上是對現實世界的虛擬化、數字化過程,需要對內容生產、經濟系統、用戶體驗以及實體世界內容等進行大量改造。
從元宇宙底層技術來說,可分為網絡通信、數據處理、圖像渲染、虛數交互、資產加密交易5個環節。因此,元宇宙產業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更需要一大批復合型科技人才的支撐。
如何加速進入元宇宙的新“賽道”?
記者了解到,目前國內一些城市和頭部企業正在加快布局。例如深圳已成立元宇宙創新實驗室,上海專門舉辦元宇宙文化周等。
也正是在此背景下,無錫市濱湖區主動“上場”、跑步“入場”,提出圍繞太湖灣科創帶引導區建設,發揮產業、技術、人才先發優勢,把濱湖打造成為國內元宇宙生態產業示范區。
“濱湖在發展元宇宙生態產業上,有優勢、有條件、有底氣。” 孫海東說,“從產業上來看,我們重點打造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數字文化、集成電路設計產業等,都與元宇宙密切相關。目前,已集聚了一批頭部企業、高端項目和優秀人才團隊。這將為元宇宙生態產業發展提供堅實產業基礎和厚實技術基礎。”
楊志清告訴記者,濱湖區在元宇宙生態產業發展上,不僅擁有“絕版”的生態環境資源,還具有大量“原版”的科創資源要素。目前,轄區內除江南大學,還有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58所、中船重工702所等12家大院大所,并正在全力引進更多的高層次創新創業團隊、科技創新中心、智能中心等。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來,該區圍繞太湖灣科創帶引領區建設和加快元宇宙生態產業發展,與清華大學、東南大學分別簽訂了培養未來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和未來技術合作協議,還與上海交通大學等聯合發起成立上海交大無錫光子芯片聯合研究中心,以互補和替代硅基光芯片的產業化應用和市場規模,搶占未來量子信息、人工智能、光通信和光傳感等產業制高點,打造光子芯片和量子信息等領域的創新創業集聚高地。
科學合理布局,著力打造元宇宙示范場景
元宇宙生態產業示范區怎么建,具體又有哪些保障措施?
記者查閱《太湖灣科創帶引領區元宇宙生態產業發展規劃》了解到,該區正構建“以山水城為主體、蠡園經濟開發區、胡埭鎮鎮為兩翼”的發展格局。
其中,該區將把山水城建成元宇宙生態產業發展高地、蠡園經濟開發區建成元宇宙基礎產業孵化基地、胡埭鎮鎮打造成元宇宙核心設備制造基地,錯位發展中形成完整的元宇宙生態產業體系。
“為了加快產業集聚,我們重點圍繞元宇宙生態產業鏈,在梳理企業技術路線和產品圖譜的基礎上,繪制元宇宙產業鏈招商圖譜,強化主題策劃與精準招商,出臺相關配套政策,面向全球引入一批頭部企業和創新總部,增強元宇宙產業鏈本地化配套能力。同時,要培育和鼓勵規模企業主動融入元宇宙生態產業,加大‘元技術’的創新和應用,推動一批傳統企業向智能化、高端化、數字化轉型發展。”楊志清稱。
無錫市濱湖區科技局局長華兆哲告訴記者,今年起,濱湖科技工作將聚焦太湖灣科創帶引領區建設和加快元宇宙生態產業發展目標,通過提升科技創新服務能力、加快科技創新載體建設、加大政產學研金合作、引進高層次創新團隊等新舉措,圍繞元宇宙技術實現路徑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整合科研院所創新資源設立元宇宙創新中心,支持元宇宙標準體系建設,構建“技術攻關+科研機構+標準體系”的創新生態,全面提升濱湖自主創新能力,促使科技創新與經濟發展深度融合,將科技創新的“關鍵量變”轉化為濱湖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增量”。
楊志清透露,下一步,濱湖還將先行先試重點打造一批元宇宙示范場景:國家數字電影產業園加快影視產業與“元技術”融合,推動“元宇宙+數字影視”創新應用;加快工業仿真、數字孿生在生產制造中應用,實現“元宇宙+智能制造”示范應用;探索元宇宙與文創產業融合,構建“元宇宙+特色旅游”試點應用;推動數字技術與城市發展深度融合,打造“元宇宙+社會治理”綜合應用“樣板”。
同時,為吸引更多高端創新人才,推出了“濱湖之光”人才計劃升級版,將重點引進元宇宙全球頂尖專業人才、支持高校增設元宇宙生態產業關聯學科、鼓勵開辦各類元宇宙培訓等,加速培養一批元宇宙復合型創新人才和建成一批協同創新中心。
據了解,到2015年,該區力爭新增元宇宙領域高端人才2000名,建成5個元宇宙實驗室公共服務平臺、3個元宇宙細分領域協會聯盟、10個元宇宙示范場景,主導或參與制定元宇宙領域國家、行業標準10項,新增授權專門500件,并培育200家領軍企業和200家生態企業,讓元宇宙生態產業形成生動模樣。
來源:中國科技網 202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