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年1月17日
已經查看了541次
國務院發布《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提出了“碳達峰十大行動”,其中包括能源綠色低碳轉型行動、交通運輸綠色低碳行動等。2022年1月12日,Green Energy and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新能源與智能載運》)期刊首屆編委會第一次全體會議在北京理工大學舉行。出席線上線下同步視頻會議的編委共82人。孫逢春、吳光輝、楊鳳田、李駿、黃慶學、毛明、嚴新平等7位兩院院士出席,武漢理工大學副校長吳超仲、北京理工大學機械與車輛學院院長姜瀾、美國發明家科學院院士Chao-Yang Wang、歐洲科學院院士XiaoBo Qu教授、Elsevier全球高級副總裁Peter Harrison、Elsevier期刊出版總監孫巖、期刊執行主編北京理工大學教授王震坡、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總編樊紅亮等嘉賓出席本次會議。
期刊主編、中國工程院院士孫逢春指出,綠色能源與智能交通工具在全球環境友好和可持續發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新能源與智能載運》期刊將聚焦綠色能源技術、先進儲能技術以及低碳化、電動化、智能化、共享化等促進交通可持續發展的應用技術,踐行“刊發國際一流學術成果,推動引領新能源與智能載運科技與交叉創新,服務全球交通發展戰略”的辦刊宗旨,追求國際一流、領域著名的辦刊目標。編委會一定凝心聚力、集思廣益、不斷創新辦刊思路,豐富期刊內容,持續提升期刊影響力。
北京理工大學機械與車輛學院院長姜瀾表示,在“雙碳”和交通強國戰略下,期刊誕生意義重大、前景光明,學院會全力支持期刊的創新發展。
合作出版方Elsevier 全球高級副總裁Peter Harrison、期刊出版總監孫巖表示,Elsevier將與北京理工大學深度合作,從品牌價值、期刊影響力、出版成果等方面著力推動《新能源與智能載運》期刊的綜合發展。
出版方代表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總編樊紅亮在致辭中表示,英文國際期刊的建設是學校建設“雙一流”學科、辦學國際化和學術成果國際化的又一重要舉措。相信在孫逢春院士的帶領下,在編委會的共同努力下,會為學科建設、人才培養貢獻更大力量。
期刊執行主編王震坡教授對期刊籌備情況及目前取得的進展進行介紹,從交通發展、期刊現狀、學科定位、編委會構成及分工職責、工作計劃等角度進行分析和闡述。
期刊顧問毛明院士、李駿院士、嚴新平院士、楊鳳田院士、吳光輝院士,期刊副主編吳超仲副校長、Chao-Yang Wang教授、XiaoBo Qu教授、賈利民教授,編委代表趙萬忠教授、劉永剛教授等發表了主旨演講,為期刊發展建言獻策。
孫逢春院士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光輝頒發顧問聘書
孫逢春院士在總結中指出,交通強國離不開學術研究的進步與支持。期刊將按照院士顧問和編委們的意見建議,著力提升期刊質量和聲譽、做好創刊號的準備和后續工作規劃,擔負起國際學術創新的責任等。
2022-01-15 21:45:49 來源: 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