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年4月1日
已經查看了1481次
中國工程院3月31日在第六屆創新與新興產業發展國際會議上發布《我國碳達峰碳中和戰略及路徑》報告。報告稱,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推動我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同時也面臨諸多挑戰。通過積極主動作為,全社會共同努力,我國二氧化碳排放峰值有望控制在122億噸左右。在此基礎上推動發展模式實現根本轉變,可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
據悉,中國工程院設立重大咨詢項目,組織40多位院士、300多位專家、數十家單位,重點圍繞產業結構、能源、電力、工業、建筑、交通、碳移除等方面,系統開展我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戰略及路徑研究。
研究認為,為有序推進我國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應堅持節約優先、能源安全、非石化能源替代、再電氣化、資源循環利用、固碳、數字化及國際合作等八大戰略。項目組分析稱,在八大戰略基礎上,通過以下路徑實現碳達峰碳中和:
一是提升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以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為重要手段實現經濟發展與碳排放脫鉤;
二是打造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關鍵和基礎;
三是加快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安全穩妥實現電力行業凈零排放;
四是以電氣化和深度脫碳技術為支撐,推動工業部門有序達峰和漸進中和;
五是通過高比例電氣化實現交通工具低碳轉型,推動交通部門實現碳達峰碳中和;
六是以突破綠色建筑關鍵技術為重點,實現建筑用電用熱零碳排放;
七是運籌帷幄做好實現碳中和“最后一公里”的碳移除托底技術保障。
此外,項目組提出三個方面重大建議:
一是保持戰略定力,做好統籌協調,在保障經濟社會有序運轉和能源資源供應安全前提下,堅持全國一盤棋、梯次有序推動實現碳達峰碳中和。
二是強化科技創新,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提供強大動力,尤其是必須以關鍵技術的重大突破支撐實現碳中和。
三是建立完善制度和政策體系,確保碳達峰碳中和任務措施落地。加快推動建立碳排放總量控制制度,加速構建減污降碳一體謀劃、一體推進、一體考核的機制,不斷完善能力支撐與監管體系建設。
2022-04-01 12:39:38 來源: 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