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年6月2日
已經查看了1740次
6月1日,記者從2022年武漢科技成果轉化對接活動中科院信息技術專場獲悉,15項優質科技成果成功轉化,分別與武漢企業簽約,總金額超1.5億元。同時,來自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中科院微電子研究所、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等14家科研院所200余項最新成果現場發布。
本次活動聚焦信息技術領域,是中科院今年舉辦的首場大型科技成果轉化對接會。“大數據和人工智能雙驅動的合成生物制造源頭創新技術體系”等7個優質項目進行路演。
來自中科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帶來的路演項目“大數據和人工智能雙驅動的合成生物制造源頭創新技術體系”受到廣泛關注。該項目打造全新數據驅動型合成生物學創新模式,取得系列成果。可幫助企業實現行業內差異化競爭,加速合成生物學產業創新研究,高效完成“設計-構建-測試”的智能化閉環研發,合成生物學與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的結合,開辟一個新的生物制造技術世界。
現場,科大訊飛武漢產業加速中心負責人分享依托現有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現代技術,打造出一套AI數字農業解決方案,建立農業大數據集息平臺,后臺AI智能分析,聯接智能化操作終端實現農業的自動化生產,為農業企業、公眾消費者、政府部門和科研單位提供科學智能、高效可靠的智慧應用場景服務。
早在2016年6月,科大訊飛在河南成立第一家研究院洛陽語音云創新研究院,推廣人工智能技術在農牧行業的創新應用。在畜牧業領域,開發了豬群異常聲音檢測系統、豬群圖像盤點及狀態監測系統、智能巡檢柜到機器人以及智能物聯網等多款軟硬件產品。2020年,科大訊飛產業加速中心與正大集團合作,從智能飼喂、生物安全、疾病預防等多個方面賦能養殖基地,共同打造智慧養豬項目,助力正大集團和業界合作伙伴實現養殖現代化、標準化、集約化、生態化、智能化,為國家農業安全戰略貢獻力量,用人工智能真正給民生事業補短板,解決社會民生剛需。
據介紹,近年來中科院與武漢,特別是東湖高新區科技合作進展良好、成效顯著,雙方圍繞建設武漢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和湖北東湖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目標,謀劃布局多個大科學裝置,共建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武漢生物技術研究院生物環境中心、中科開物產業園、上海聯影武漢總部基地等一批合作平臺。
據悉,本次活動由武漢市科技局、中科院武漢分院、東湖高新區共同主辦。
2022-06-02 11:08:12 來源: 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