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年6月22日
已經查看了820次
據云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6月22日消息,云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云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關于印發云南省新材料產業發展三年行動及支持新材料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未來三年,重在夯實基礎、局部突破、建設生態。部署一批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項目、培育一批優勢企業、提升一批專業園區,打造一批產業服務平臺、形成一批特色優勢產業,促進新材料產業集聚效應更加凸顯,價值鏈地位大幅提升,創新能力不斷提升,形成龍頭企業牽引、配套企業協同、公共服務完善的新材料產業生態。到2024年,力爭新材料產業產值達1800億元以上,產業規模實現三倍增。
云南省新材料產業發展三年行動
(2022—2024年)
為貫徹落實產業強省三年行動,發揮云南礦產資源與綠色能源優勢,加快培育新材料產業,制定本行動。
一、總體思路和目標
(略)
二、重點任務
(一)產業鍛長板行動。立足我省資源優勢和產業基礎,重點發展貴金屬新材料、新能源電池材料、鈦基新材料、錫基新材料、光電子微電子新材料、稀土及化工新材料等。
——貴金屬新材料領域。加快實施廢汽車催化劑回收貴金屬項目,爭取到2024年全省鉑族金屬產能突破30噸。圍繞第三代半導體、高端裝備制造等領域,加速發展貴金屬合金及復合材料、蒸鍍材料等特種功能材料。加快發展新一代國六催化劑、丙烷/環己烷脫氫鉑催化劑、工業廢水處理催化劑等產品。
——新能源電池材料領域。大力發展磷酸鐵鋰、磷酸錳鋰、磷酸錳鐵鋰、三元(鎳鈷錳)等正極材料,支持布局石墨、氧化亞硅等負極材料,加快發展電解液、隔膜、銅箔、鋁箔等電池材料。支持引進鋁塑膜、電池結構件、補鋰劑等電池細分領域材(輔)料項目。
——鈦基新材料領域。加快推進氯化法鈦白粉、氯化法鈦渣、轉子級海綿鈦智能制造、電熔氧化鋯等項目建設,開發高性能、高附加值、專用性強的鈦白粉產品。鼓勵開發多品種鈦合金型號,加快棒材、管材、型材、鈦基金屬復合板的研發及產業化,逐步推動模鍛件機械加工件生產。
——錫基新材料領域。鼓勵企業通過投資、貿易等形式,實現錫精礦采購量占全球錫精礦流通資源的40%、錫錠銷量占全球產量的30%。發展錫絲、錫膏、BGA (球柵陣列封裝)錫球、預成型焊片等產品,加快發展有機錫熱穩定劑、有機錫催化劑、無機錫功能材料、錫基新型阻燃劑等產品。
——光電子微電子新材料領域。加快發展高純鍺單晶材料、光伏/光纖級鍺材料、紅外級鍺材料等新材料,完善鍺基材料產業體系。加快推進砷化鎵單晶片、碳化硅單晶片、ITO靶材等項目建設。到2024年,區熔鍺錠深加工率達到60%,粗銦深加工率達到50%。
——稀土、化工等其他新材料。加快推進稀土冶煉分離項目,招引配套發展稀土發光材料、稀土儲能材料、稀土磁性材料和超高純稀土金屬及其化合物。大力發展精細化工、液態金屬、有機硅、橡膠等新材料產品。
(二)關鍵技術攻關行動。圍繞重點領域的關鍵新材料技術,組織協同攻關,加快新材料研制、生產、驗證及應用進程。技術成熟度處于實驗室階段的,納入有關基礎研發計劃支持;技術成熟度處于小試、中試階段的,納入有關工程化產業化專項計劃支持;技術成熟度處于產業化階段的,加強產用銜接,加快應用產業化步伐。
——技術成熟度處于實驗室階段。晶圓級探針卡用稀貴金屬絲材、高效制氫用催化材料、太陽能電池用銀漿及高純石墨等制備關鍵技術,碳酸鹽粘土型鋰礦綠色高效提鋰關鍵技術,短流程綠色鈦提取技術,鈦伴生元素釩的提取及釩基功能材料開發,碳化硅晶體、高純碳粉、高性能大口徑激光晶體等基礎研究,微電子用錫及錫銀合金電鍍化學品,納米焊錫膏,錫基和銦基催化材料,高強銅合金超薄帶材,高純濕電子化學品材料等。
——技術成熟度處于小試、中試階段。半導體集成電路領域用超高純濺射靶材、非道路T4后處理催化材料,貴金屬量子點復合催化劑材料,高比能高安全儲能電池電芯設計技術,高容量電力儲能電池制造技術和儲能衰減電池綜合利用技術,鈦及鈦合金熔鑄高效化和智慧化制造,高端鈦合金熔鑄工藝裝備技術,高端電子焊錫材料、化學沉錫關鍵技術、低電導率二丁基氧化錫、液體鈣鋇鋅復合熱穩定劑、有機錫系列新型環保及高效催化材料,銀-金合金真空分離,超高純碲制備等。
——技術成熟度處于產業化階段。貴金屬裝聯材料、微電子粉體,貴金屬工業催化劑,高性能磷酸鐵鋰/三元正極材料關鍵制備技術,多壁碳納米管導電液、硅碳負極材料等鋰離子電池關鍵材料技術,鈦及鈦合金返回料綜合利用技術,高端球形鈦粉、高端鈦合金真空自耗凝殼熔煉技術及其離心澆鑄技術,芯片封裝用焊球智能化制備、高溫焊錫膏、封裝用微焊錫球、錫酸鹽阻燃劑等。
(三)優勢企業引育行動。圍繞稀貴金屬材料、新能源材料等領域,培育一批大企業、大集團。在成長潛力大的新材料領域,培育發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瞄準產業鏈關鍵環節,引進一批頭部企業。
——打造一批鏈主企業。支持貴金屬、錫、新能源電池、精細化工等領域骨干企業進行資源整合,針對產業缺項、技術缺項實施并購,加大產業鏈延伸投入力度,推動上下游一體化、集團化發展。支持建設貴金屬新材料制造基地、貴金屬資源開發及循環利用產業基地、光電子微電子半導體新材料產業基地、錫化工(云南)生產基地,組建錫化工應用研究中心。到2024年,力爭打造主營業務收入超500億的新材料企業2家以上。
——培育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在鈦、鍺、砷、銦、稀土、藍寶石、砷化鎵、磷化銦、碳化硅、紅外光電等領域,加速培育中小企業,重點從企業孵化培育、科技支撐、公共服務等方面支持發展。鼓勵鏈主企業牽頭建立中試基地,為中小企業開展中試熟化和產業化提供服務。到2024年,力爭培育新材料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5家以上。
——引進一批優勢企業。省級負責統籌新材料產業區域協同發展,避免各地無序競爭,地方政府落實招商主體責任。重點州市要以區域生產要素資源和產業發展空間布局為前提,瞄準頭部企業,開展精準招商。推行以商招商、代理招商、股權招商。
(四)特色園區打造行動。推進“一園一業”建設,引導重大項目和產業鏈關聯項目向園區集聚,實施園區綠色化改造,打造滇中稀貴金屬新材料產業集群,提升一批特色產業園區。
——滇中新區。重點發展化工新材料、新能源電池材料、先進光電子及半導體材料,到2024年,力爭新材料總產值突破500億元。以安寧工業園區為主,支持打造以石油化工和精細化工為基礎的產業鏈齊全、供應鏈完善的化工新材料產業基地;加快有色、黑色金屬冶煉壓延加工產業延伸,壯大發展冶金新材料,打造科技型綠色金屬新材料基地;加快綠色新能源電池材料產業基地建設。
——昆明高新技術開發區。重點發展貴金屬新材料、鍺基新材料、銦基新材料、鎵基新材料及碳化硅半導體材料,到2024年,力爭新材料產業總產值突破500億元。支持建設以鍺材料為基礎、光電半導體為依托的區域聯動產業示范區和新材料(稀貴金屬)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持續推進貴金屬材料云南實驗室建設,鼓勵構建以貴金屬研發為基礎、貴金屬材料產業為特色的科技創新高地,支持建設科技驅動綜合服務創新體,鼓勵建設產業生態良好的特色新材料產業集聚區。
——昆明經濟技術開發區。重點發展錫基新材料和稀土新材料等,到2024年,力爭新材料產業營業收入突破40億元。鼓勵新材料產業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支持建立新材料產業服務支撐體系,加快打造以錫深加工為主的先進有色金屬材料產業集聚區。
——曲靖經濟技術開發區。重點發展新能源電池材料,到2024年,力爭新能源電池產業總產值突破1000億元。圍繞磷酸鐵鋰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銅箔、有機硅新材料等,依托新能源電池領域核心技術企業,鼓勵構建“材料一電芯一電池一應用”全產業鏈,打造國內一流的新能源電池產業為主的生產基地,支持建成綠色能源與綠色先進制造深度融合發展示范區。支持宣威經濟技術開發區發展液態金屬產業,支持曲靖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沾益片區發展有機硅產業。
——玉溪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重點發展新能源電池材料,到2024年,力爭新能源電池產業總產值突破150億元。支持開展大型鋰礦資源綜合開發利用,鼓勵依托鋰礦、磷礦、鎳礦等資源優勢,引進一批鋰電池隔膜、銅箔等頭部企業,加快鋰電池檢測及溯源平臺建設,打造新能源電池全產業鏈基地。
——蒙自經濟技術開發區。重點發展以錫、銅、鋁基為代表的金屬材料,以砷基、銦基為代表的先進光電子微電子材料,到2024年,力爭新材料產業總產值突破100億元。支持發展高可靠性合金材料,鼓勵推動新材料產業向精深加工和終端制造延伸。
——楚雄祿豐產業園區。重點發展鈦基新材料,到2024年,力爭鈦產業總產值突破100億元。依托鈦礦采選到鈦精礦、鈦白粉、海綿鈦、鈦材加工貿易等較為完整的產業鏈,重點發展鈦基新材料,支持打造具有國內領先水平的鈦材產業鏈,鼓勵建設“中國綠色新鈦谷”。
——水富經濟技術開發區。重點發展新能源電池材料,到2024年,力爭新材料產業總產值突破100億元。支持建設以石墨、氧化亞硅等負極材料為主的新能源電池材料產業園。
——祥云經濟技術開發區。重點發展鉛鋅、銻、銦基等新材料,到2024年,力爭新材料產業總產值突破50億元。發揮鉛鋅濕法冶煉技術等優勢,圍繞鉛、鋅、銻、銦等精深加工,構建粗鉛-精鉛/電鉛-氧化鉛/鉛合金-鉛酸(炭)蓄電池、鋅錠-鍍鋅鋼板-防腐蝕材料、精銻-銻合金等產業鏈。
——保山產業園區。重點發展稀土新材料,加快稀土分離一體化項目落地建設,推動發展稀土儲能、稀土磁性等材料,積極拓展稀土應用產業布局,打造“稀土—新材料—元器件—終端應用”產業鏈。
(五)服務平臺建設行動。支持在錫基等新材料領域建設云南實驗室,支持建設中國-俄羅斯鈦金屬冶金及應用聯合研發中心、鈦鋯新材料研發中心、新材料產業技術創新平臺以及應用示范平臺、測試評價平臺、資源共享平臺,提高產業應用推廣水平和創新能力,推動形成開放、融合的產業生態。
——新材料生產應用示范平臺。依托新材料骨干企業,建設貴金屬材料、錫銦材料、鈦材料、鍺材料等工程應用示范平臺,加快建設石化新材料工程研究中心,支持建設昆明理工大學新材料產業創新創業基地,推動新材料產業標準化試點示范,實現新材料在信息技術、生命健康、節能環保、新能源等領域更多應用。
——新材料測試評價平臺。在光電子微電子材料、高純金屬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等領域,依托云南省分析測試中心(部省共建)、真空冶金國家工程研究中心、貴金屬催化技術與應用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鍺材料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鋰離子電池及材料制備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冶金化工節能環保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等平臺建設新材料測試評價平臺,構建新材料測試評價體系。
——新材料資源共享平臺。持續推進稀貴金屬材料基因工程,鼓勵企業利用物聯網、云計算、工業機器人等開展新材料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建立統一標準的稀貴金屬數據庫,運用智能技術建立垂直化、專業化新材料資源共享平臺,加快產業資源交流互通,開展材料生產企業與設計、應用單位供需對接,建立重大工程、重大項目配套材料應用公共服務平臺。
(六)鋰資源綠色開發利用行動。編制全省鋰資源綠色開發和綜合利用總體規劃,統籌全省鋰資源開發。加快玉溪新型粘土型鋰礦開采前期工作,加快滇中富鋰礦產資源儲量及分布狀況勘察進度。組建省鋰資源開發有限公司,以資源引進新能源電池頭部企業等戰略投資者,圍繞全省鋰礦勘探、開發、選冶、提煉、加工、生產、尾礦及污水處理等,打造綠色標準化原料及生產加工基地。
三、保障措施
(略)
本政策措施自印發之日起實施,有效期至2024年12月。
更多詳情請登陸:東方財富網 2022.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