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年7月11日
已經查看了470次
剛剛召開的全國東西部科技合作工作推進會上,科技部決定支持寧夏高水平建設全國東西部科技合作引領區。未來的路該如何走?
7月8日,寧夏舉行“以先行區建設為牽引 推動高質量發展實現新突破”系列新聞發布會第2場——打造科技創新高地專題。自治區科技廳黨組副書記、廳長,外國專家局局長徐龍介紹稱,未來五年,寧夏將重點實施“四大創新工程”。
“我們將充分發揮創新引領作用,推動全區創新意識顯著提升、創新力量顯著增強、創新活力顯著激發、創新水平顯著提高,突破一批‘卡脖子’技術,轉化一批重大科技成果,研發經費投入年均增長10%以上,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有研發活動企業占比達到45%以上,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數實現翻番,高水平建設全國東西部科技合作引領區。”徐龍說。
前不久,自治區第十三次黨代會把創新驅動戰略擺在“五大戰略”之首,把打造科技創新高地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九大支撐”之一,對相關工作進行了系統安排部署。
實施好創新力量厚植工程,不斷完善科技創新體系。這是首要任務。
在重點產業和優勢學科領域,寧夏將啟動建設自治區實驗室;在葡萄酒、枸杞、煤化工等產業領域爭創國家級創新平臺,優化提升自治區級創新平臺。堅持以應用需求帶動基礎研究,依托有條件的高校和科研機構布局建設數學、物理學、化學等基礎學科研究中心,切實增強基礎研究能力。實施高新區發展能級提升行動,推動其他園區向高新區轉型。實施“雙百科技支撐行動”,圍繞“六新六特六優”產業、生態保護和民生改善需求,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引進轉化重大科技成果,加快培育發展新動能。
實施好創新主體培育工程,持續提升科技創新能力。這是重點環節。
寧夏堅持把企業作為創新的主體,持續開展企業家創新意識培育行動,促進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引導企業成為創新決策、研發投入、科研組織、成果轉化的主體。加強科技型企業培育,完善“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創新型示范企業”梯次培育支持政策,培育一批“瞪羚”、獨角獸企業。鼓勵行業領軍企業牽頭,聯合區內外高校、科研機構組建創新聯合體。大力培育發展新型研發機構,持續提升高質量發展支撐能力。
實施好創新協同聯動工程,有力增強科技創新效能。這是關鍵舉措。
寧夏將借助部區會商平臺,著力構建“部區統籌、需求導向、東西聯動、協同創新”的東西部科技合作新體系。堅持“市場主導、政府引導、互惠互利、合作共贏”原則,引導區內企業、高等院校、科研機構與東部地區共建協同創新共同體,建設“飛地”研發中心、科技成果育成平臺和離岸孵化器,構建“東部研發+寧夏轉化”科技成果落地新機制。堅持“政府引才”與“企業引智”并重,鼓勵全區企業通過市場化機制柔性精準吸引集聚創新人才,著力破解制約高質量發展的“卡脖子”難題。
實施好創新生態涵養工程,全面激發科技創新活力。這是根本動力。
寧夏深入推進科技體制改革攻堅行動,持續完善以需求為導向的項目形成機制,實行重大科技項目“揭榜掛帥”“賽馬”等制度,賦予項目承擔單位和項目負責人更大科研活動自主權。深化科技評價改革,樹立以創新質量、績效、貢獻為核心的科技創新評價導向,強化科技獎勵激勵引導作用。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倡導寬容失敗的創新文化,營造崇尚創新的社會氛圍,讓更多“千里馬”在寧夏創新創造、競相奔騰。
自治區第十二次黨代會以來,寧夏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引領科技事業實現了快速發展。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強度年均增幅居全國前列,綜合科技創新水平邁入全國二類創新地區,科技創新兩項工作得到國務院通報激勵,科技部稱之為“寧夏現象”“寧夏模式”。
“總之,我們將以再出發的心態、沖鋒者的姿態、加油干的狀態,擔當使命,攻堅克難,加快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徐龍表示。
2022-07-08 20:10:55 來源: 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