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年7月19日
已經查看了353次
光明網訊(記者謝蕓)2022年7月19日,教育部召開“教育這十年”“1+1”系列發布采訪活動第八場新聞發布會,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高校科技創新改革發展的有關成效。會上,清華大學副校長曾嶸表示,清華大學始終把服務國家作為最高追求,堅持以“四個面向”為根本遵循,堅持“頂天、立地、樹人”的科研宗旨,把發展科技第一生產力、培養人才第一資源、增強創新第一動力有機結合,努力做到“科研創新成果與國家發展需要絲絲相扣”。
曾嶸介紹,清華大學積極實施龍頭企業戰略合作計劃和產學研融合專項計劃,瞄準 “真問題”、堅持“有組織科研”,統籌推動重大科研任務攻關。清華大學核能與新能源技術研究院始終堅持“大團隊攻關,多學科交叉”的科研組織模式,歷經三代人、數百位科學家30多年艱苦努力,與華能、中核共同研發建設的全球首臺固有安全的模塊式高溫氣冷堆核電站于去年12月并網發電,實現了我國在該領域從“跟跑”“并跑”到“領跑”的飛躍。2018年以來,學校自覺面向國家戰略需求先后布局成立了航空發動機研究院、集成電路學院、碳中和研究院,瞄準“卡脖子”問題,發揮高校人才與學科優勢開展科研攻關。
新冠疫情發生以來,清華大學堅持從我做起、主動作為,以科研攻關抗擊疫情。新冠疫情發生后,清華大學迅速組織成立18支科研抗疫突擊隊,圍繞新冠檢測、治療、防控“多線并行、協同作戰”,并取得多項成果。
曾嶸表示,清華大學將扎實推進學校《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綱要》與《2030創新行動計劃》重點任務落地,全力支持國家實驗室建設、大力推動國家重點實驗室重組改革,持續加強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等平臺基地建設,持續完善學術評價制度,鞏固“破五唯”改革成效,努力建設成為服務國家發展的戰略科技力量,為實現國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作出積極貢獻。
來源:光明網 2022-07-19 1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