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年7月30日
已經查看了1237次
長江流域擁有159家國家級開發區,占到全國的41.2%,為所在的11個省市貢獻了超三分之一的地區生產總值、一半以上的出口額。7月29日,長江流域園區合作聯盟首屆會員大會在光谷舉行。來自上海、合肥、南京、重慶等地數十家開發區代表與會。會上發布了《長江流域園區發展報告》。
長江流域園區合作聯盟成立于2015年,由上海張江高新區、武漢東湖高新區、重慶兩江新區、南京高新區、合肥高新區等共同發起。成立7年以來,聯盟構建了長江流域園區協同發展平臺和合作機制,促進長江流域園區人才、產業、項目的互動交流、資源共享以及合作發展,為長江流域園區合作發揮了積極作用。
東湖高新區是2021年聯盟輪值理事單位,曾組織召開聯盟第3次理事會,并組織召開此次首屆會員大會。會上總結聯盟2021-2022年工作,開展經驗交流,舉行聯盟秘書處交接儀式,合肥高新區擔任新一屆聯盟輪值理事單位。
《長江流域園區發展報告》顯示,長江流域擁有國家經開區88家、國家高新區71家,全國占比均超40%,展現出極為充沛的創新發展活力,如人才吸引力穩步增強、全國影響力日趨擴大、綠色發展引領先行、科創板上市企業爭相涌現等等,已成為區域創新發展的主要陣地、對外開放的主要平臺。
湖北擁有19家國家級開發區,在長江流域位居第二,僅次于江蘇(44家),其中國家高新區12家。在不少重要指標方面,處于領先位置。如高新技術企業數、A股上市企業數位居流域第三,次于江蘇、上海;國家級研發機構(412家)、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數量(51家)位居流域第二,僅次于江蘇;研發經費內部支出位居流域第三;研發人員折合全時當量位居第二,僅次于江蘇,超過上海,等等。
報告對上海張江、武漢東湖等多家重點高新區發展進行研判。盡管受疫情影響,東湖高新區創新創業平臺建設穩步推進,創新型企業加速培育,凈增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創新高,有望在后疫情時代繼續釋放創新創業的活力。此外,東湖高新區創新人才集聚勢頭迅猛,上市企業研發人員占從業人員比重、碩士及以上從業人員比重快速上漲,從業人員的學歷結構、職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未來將催生出強大的創新發展動力。
2022-07-29 21:46:52 來源: 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