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年8月29日
已經查看了644次
第二屆中國空間科學大會26日在山西省太原市開幕,來自全國220余家科研院所、大學、企業,以及國家和省部級重點實驗室等機構的近500名空間科學、空間技術、空間應用領域的院士專家、學術帶頭人和青年科技骨干參會。開幕式上揭曉了“第二屆中國空間科學學會科技獎”和中國空間科學領域2022年度“最美科技工作者”。
認知宇宙與客觀世界的規律是世界各國科學家的共同目標,開展空間科學領域國際合作是人類認識自然的共同科學行為。中國空間科學大會是我國空間科學領域唯一將本領域各分支學科組織到一起進行交叉融合交流的綜合性高水平學術交流平臺,每兩年舉辦一次。本次大會以“建設空間科學強國,實現高水平自立自強”為主題,設置了1場“后疫情時代的空間科學國際合作”高峰論壇、13場大會特邀報告和32場分會場學術交流。
開幕當天,9位院士和4位知名專家圍繞載人航天工程、月球與深空探測工程和空間科學衛星的最新進展、國際前沿和未來發展舉行了13場特邀報告,共同研討空間科學前沿技術與發展態勢,促進空間科學各學科的深度交叉融合,普及空間科技知識,助推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專家認為,空間科學因其和平、開放、共享的性質,能夠貢獻新的重大發現與科學知識,成為各國和平利用空間的重要窗口。未來,須繼續努力推進空間科學國際合作,促進重大成果產出,拓展人類認知疆域,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努力前行。
本次大會會期4天。其間還將安排青年學術沙龍、“科創中國”空間科技路演、“航天新技術新成果展”和“星辰大海等著你”山西行科普活動月等系列活動。高峰論壇上,重要的國際組織與機構、各主要國家空間科學家和管理專家針對現階段開展空間科學國際合作所面臨的挑戰與應對措施、國際合作模式與機制、航天機構和國際組織發揮的作用,以及新形勢下國際合作的機遇與展望進行了深入探討,并達成共識,形成有利于推動未來空間科學國際合作的“太原倡議”。
來源:光明日報 2022-08-27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