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年11月24日
已經查看了1001次
2022年11月19日,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結構國家重點實驗室以線上線下結合方式召開第七屆學術委員會第五次會議。
會議由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周玉主持。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科學與工程研究所研究員薛群基,中國工程院院士、華東理工大學教授袁渭康,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北工業大學教授魏炳波,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南策文,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劉維民,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張洪杰,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研究員洪茂椿,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703所研究員李仲平,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教授趙東元,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大學教授劉昌勝,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沈保根,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大學教授孫晉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李曉光,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陸衛,上海交通大學教授張荻,上海硅酸鹽所研究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江東亮、中國科學院院士施劍林、中國工程院院士董紹明,上海硅酸鹽所研究員宋力昕、陳立東、黃富強等學術委員會委員出席會議。
上海硅酸鹽所副所長吳成鐵、蘇良碧,科技發展部部長閆繼娜、科技綜合處處長劉軍、國家重點實驗室部分課題組長、研究員等列席會議。
宋力昕代表研究所向學術委員會委員參會表示感謝,希望委員專家為實驗室學科發展多提寶貴意見。閆繼娜作《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結構國家重點實驗室重組優化方案》工作匯報,實驗室5位學術骨干許鈁鈁研究員、胡建寶副研究員、仇鵬飛研究員、張濤研究員、呂宏旭副研究員分別作了題為《功能材料構效關系的TEM多技術聯用研究》、《航空發動機用SiC/SiC復合材料研究進展》、《無機柔性熱電材料與器件》、《陶瓷基鋰金屬電池固-固界面適配技術研究》、《類器官生物材料用于硬組織修復和再生》的學術報告。學術委員會委員們聽取了國家重點實驗室重組優化方案工作報告,充分肯定了實驗室重組方案,認為方案清晰明確,并得到了中國科學院的肯定。委員們表示,實驗室定位準確,學科方向合理,聚焦解決關鍵科學問題,并在重大工程中實施應用,希望為國家重大需求作出更大貢獻。
委員們就實驗室發展提出若干建設性建議,表示實驗室重組后,要以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為牽引,固本求新,引領技術發展,為國造材;實驗室定位明確,并在航空航天領域做出了突出的貢獻,重視應用研究和材料科學的基礎研究,堅持全鏈條發展;全國重點實驗室重組將是新的起點,面對新發展機遇,實驗室應未雨綢繆,積極承擔國家面向重大需求的任務;實驗室應開展好科研工作,并大力培養接班人,為實驗室發展不斷注入源頭活水。
來源: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網站 202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