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年11月28日
已經查看了913次
11月27日,第四屆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在四川省成都市開幕。包括7位諾貝爾獎獲得者、1位圖靈獎獲得者、60余位國內外院士在內的300余名頂級專家學者、國際國別組織代表、企業家通過主題演講、高端對話、考察對接等方式展開交流討論。
論壇延續“開放、信任、合作”的主題,圍繞世界向同、數字向實、發展向好、科技向善、未來向上五大版塊設計論壇活動。
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萬鋼在致辭中表示,黨的二十大報告立足全球全人類的視角,思考新時代中國的歷史方位,深刻闡釋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推動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一體謀劃、一體部署、一體實施。中國科技界始終是全球開放合作的倡導者、科技治理的參與者和創新發展的貢獻者。萬鋼倡議,構建守正創新的新生態,培育跨界融通的新動能,共享開放合作的新時代,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更大的貢獻。
中國科學院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侯建國在致辭中表示,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是人類共同面臨的重要課題,每個國家都無法獨善其身,必須加強研究、攜手應對。這一過程迫切需要科技創新發揮重要支撐作用,破解難題、推動發展。侯建國表示,未來更需要全球科技界的通力合作,加速推動科技創新,為人類帶來更多福祉,共同建設美好家園。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教授克里斯托弗·皮薩里德斯,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楊杰,孟加拉國經濟學家、孟加拉鄉村銀行創始人、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穆罕默德·尤努斯,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王辰,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德生,耶魯大學綠色化學和綠色工程中心主任保羅·阿納斯塔斯圍繞“發展優先——科技推動人類社會進步”“以人為本——科技保障和改善民生”“普惠包容——綠色創新與可持續發展”三大議題作了主旨報告。
李德生在主旨報告《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以大熊貓保護為例》中介紹了大熊貓的生存智慧、大熊貓的保護與成效、大熊貓國際交流合作的情況!按笮茇堅谝吧鷦游锉Wo、人文交流方面都發揮著重要作用,這一切將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目標的實現!崩畹律f。
保羅·阿納斯塔斯在主旨報告《綠色化學的起源、現狀和未來方向》中指出,綠色化學是指在設計化學產品和過程中減少或消除有害物質的使用和產生。他表示,綠色化學得到了業界認可,并影響著所有的產業部門。
高端對話環節,在四川省科協主席、四川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言榮的主持下,中國科協副主席、中國機械工業集團副總經理、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學東,東北大學副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唐立新,未來學家、《人機沖突》作者戈爾德·萊昂哈德,中國作物學會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萬建民,日本國立德島大學教授,日本工程院院士任福繼,愛思唯爾《柳葉刀》系列期刊總編理查德·霍頓圍繞“行動導向——面向全球挑戰的科技創新之道”這一議題展開了精彩的思想碰撞。
從2019年起,每屆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都會發布年度人類社會發展十大科學問題。本次論壇將圍繞聯合國17個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目標中的氣候、城市、制造等3個領域,繼續發布“2022年度人類社會發展十大科學問題”,研判人類所面臨的重大全球性問題與挑戰。同時,“2022年度化學領域十大新興技術”“基礎科學促進可持續發展倡議及學科發展報告”也將于論壇期間發布。
第四屆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由中國科協、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和四川省人民政府聯合主辦,成都市人民政府承辦。
2022-11-27 23:12:38 來源: 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