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年11月29日
已經查看了986次
11月27日,在教育部、上海市人民政府指導下,由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主辦,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山東省及相關高校共同舉辦的2022長三角國際產學研用合作會議在上海隆重開幕。會議以“產學研用深度融合 多元合作共創未來”為主題,開幕式由上海交通大學承辦。來自中、德、英、法、日本、以色列、新加坡、荷蘭等國家高校、企業、科研院所的130余位院士、校長、企業家、專家學者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參加了本次開幕式。
教育部副部長翁鐵慧,上海市副市長陳群,中德友好協會會長、前中國駐德國特命全權大使史明德,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上海現代服務業聯合會會長鄭惠強,上海市教育委員會主任王平,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副主任鄔國強,上海市崇明區委書記繆京等政府領導,上海交通大學黨委書記楊振斌,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校長林忠欽,同濟大學副校長童小華,華東師范大學副校長顧紅亮,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校長俞濤等高校領導,以及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副總裁郭博智,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工會主席、職工董事張賀雷,德國工商大會上海首席代表、中國德國商會(上海)執行董事兼董事會成員馬銘博,漢莎集團大中華區總經理陳倩等中外企業代表出席會議。開幕式由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朱新遠主持。
翁鐵慧對會議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并指出,開放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合作是世界持久繁榮的必由之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的背景下,聚力推動各國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強化創新合作,加強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勢在必行。對于未來國際產學研用合作,翁鐵慧提出了價值引領方向、開放匯聚力量、創新驅動未來等要求。
陳群表示,上海將不斷提升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和成果轉化的能級與水平。期待更多中外高校、科研院所、優秀企業和卓越人才來上海開展合作、投資興業,給予上海工作更多的指導、支持和幫助。
鄔國強表示,會議是推動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戰略實施的實際行動。希望不斷提升會議的質量,不斷豐富會議的功能和要素,不斷擴大會議的影響和輻射,真正把國際產學研用合作會議打造成常態化的高端國際合作的平臺。
楊振斌表示,企業是推動現代化建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推動前端創新動作和終端市場需求對接。希望以會議契機,進一步架構起校企間溝通合作的橋梁,共同探索國際產學研用融合發展的新模式,為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塑造發展新動能和新優勢貢獻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林忠欽表示,上海交通大學積極加強國際化的產學研用合作,聚焦基礎科研和技術創新的能力提升,打造高水平國際合作、多學科交叉、產學研用協同的開放創新合作模式,在海洋、信息、生命、制造、化學、材料等優勢領域設立了一批基礎前沿和技術創新特區。希望本次會議匯集全球創新思想和智慧力量,共商促進國際產學研用合作的新機制、新思路、新舉措。
朱新遠表示,希望長三角國際產學研用合作會議的品牌效應越來越強,為產學研用融合發展提供更寬廣的合作平臺、更豐富的合作模式,打造更亮麗的國際合作風景線。
以色列希伯來大學校長阿舍·科亨(Asher Cohen)為開幕式錄制了致辭視頻,表示希望通過此次會議和未來的密切合作,能夠給下一代年輕科學家們創造更好的條件,并鼓勵他們著眼未來、加強前沿領域探索、應對全球性挑戰。
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王寬誠講席教授、化學化工學院院長、轉化醫學研究院執行院長樊春海表示,從基礎到應用,從國家和社會的急迫需要和長遠需求出發,真正解決實際問題,服務貢獻于社會,是科研工作者堅持做好科學研究的內在動力。通過國際產學研用合作協同推進的方式促進科研成果轉化,也是科研工作者貢獻于社會的重要途徑。希望將來以創新驅動產學研,用融合發展服務貢獻人類福祉。
圖靈獎得主、美國科學院/工程院/藝術與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上海交通大學訪問講席教授約翰·霍普克羅夫特在發言中表示,當下的技術發展已經深刻地改變了我們的生活,高校的人才培養和教育工作對于未來科技革新彌足重要。
開幕式上,舉行了上海交通大學溥淵未來技術學院產學研用戰略合作啟動儀式。作為首批建設的未來技術學院之一,溥淵未來技術學院和多家企事業單位達成戰略合作意向,通過深化與國內外各機構的產學研合作,助力建成引領全球未來技術人才培養和行業創新發展的工學院。
同時開幕式還舉行了中德產學研用創新聯合體揭牌及行動計劃發布和崇明永久會址揭牌儀式。
開幕式期間,召開國際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座談會,楊振斌、林忠欽、鄭惠強、鄔國強等出席座談會,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聯影集團、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施耐德電氣(中國)有限公司、偉巴斯特中國有限公司、大陸集團、博世(中國)投資有限公司、默克投資(中國)有限公司等三十余家中外企業代表參加會議,就校企協同合作育人、合作科研等深度交流。
在“國際產學研用共鑒互學”和“產學合作策略、實踐、挑戰與未來”的圓桌論壇上,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主任劉慶,歐洲聯盟駐華代表團參贊、科技處處長倪歐,德國弗勞恩霍夫應用研究促進協會中國首席代表馬小龍,與來自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巴黎綜合理工學院、英國華威大學、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日本大阪大學、以色列希伯來大學等知名高校校長線上線下共同參與,針對國際產學研用一體化發展探討了區域創新體系建構中政府、大學、企業、行業各自應發揮的作用以及聯動機制,國際產學研用一體化創新的進展及未來發展趨勢等議題。
此外,開幕式當天,還舉行了由上海交通大學承辦的“低碳與經濟發展”和“種質創新與綠色農業”的兩場分會議,邀請到來自愛丁堡大學、華威大學、倫敦大學學院、新加坡國立大學、阿德萊德大學、東京工業大學、卡迪夫大學和希伯來大學等國際知名大學的教授和專家學者參與研討。
其中,由上海交通大學農業與生物學院承辦的“種質創新與綠色農業”合作會議,聚焦國家種業創新、綠色發展戰略需求,結合“產學研一體化”發展思路,圍繞綠色農業發展需求下的國際前沿科技引領、產學研深化融合助推企業發展與人才培養兩個議題,充分拓展各界專家學者在種質創新與綠色農業領域合作的廣度和深度,為具備綠色發展理念、掌握綠色發展技能、善于經營農業綠色產業鏈、致力于綠色農業的人才提供交流進步的平臺,為國家發展現代農業、促進生態可持續提供智力支持。
由上海交通大學中英國際低碳學院承辦的“低碳與經濟發展”的合作會議,邀請國內外綠色低碳領域的知名專家和重點企業,圍繞雙碳目標,聚焦低碳經濟、能源轉型路徑、新能源、儲能、智慧能源、零碳負碳技術的最新研究進展和產業發展趨勢,加強與英國、日本、澳大利亞、新加坡、德國等國家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的合作與交流,凝聚綠色發展共識,加強技術與金融等創新要素的深度融合,推動科研聯合攻關,探索人才聯合培養模式,努力實現合作互贏、共同發展。
整個會議期間,還將在長三角多地同時開設種質創新與綠色農業、低碳與經濟發展、光電技術與集成電路、數字化與綠色發展、生命科學等領域的十八個分會場進行研討,聚焦產學研用重點領域,以當前發展問題為主導,展開多方合作。
上海交通大學相關學院和職能部處領導,以及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制造官倪軍,聯影集團中央研究院院長陳群,四川商投集團總經理助理、四川鄉村發展集團董事長劉乃貴,朗基集團聯合創始人、朗基產業集團董事長李斌,中微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兼首席運營官杜志游,騰訊云計算(北京)有限責任公司上海教育總經理李凱凱,蘇州景昱醫療器械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寧益華,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西門子中國研究院院長朱驍洵,大陸集團中國區副總裁楊承祖,偉巴斯特中國有限公司中國區總裁張麗華,博世(中國)投資有限公司集團戰略副總裁劉敏,默克(投資)中國有限公司政府事務部高級總監包世鳴,拜仁慕尼黑亞洲區商務與政府事務負責人史越川,施耐德電氣(中國)有限公司代表陳斌等中外企業代表出席了開幕式。
來源:上海交通大學新聞學術網 2022.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