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年12月2日
已經查看了910次
11月30日,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主辦,上海交通大學承辦的2022國際重大技術裝備產業鏈大會-先進材料論壇在臨港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永久會址召開。本次論壇以“一代材料支撐一代裝備”為主題,旨在研討如何利用先進材料支撐國家重大技術裝備發展,全力推動長三角地區協同發展,共同打造世界級重大技術裝備產業集群。
中國工程院院士、輕合金精密成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丁文江,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硅酸鹽研究所學術委員會主任董紹明,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院長楊為民,上海交大黨委常委、副校長朱新遠,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主任劉慶,中國商飛ARJ21型號總設計師陳勇,上海電氣集團副總裁陽虹,中船725所研究員宮旭輝,上海市經信委新材料處處長陸寅,上海市經信委重大裝備產業處副處長郭磊,上海交大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院長曾小勤等領導專家,以及來自上海市經信委、臨港集團和上海交通大學等單位近百名代表參會,同時還有2000余人次在線觀看論壇直播。論壇由上海交大材料學院院長孫寶德主持。
朱新遠在致辭中指出,先進材料是高端裝備的基石,直接決定裝備的水平;上海市及上海交大在材料和裝備方面已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有力支撐了國家重大戰略。他期待各位專家能為我國材料領域“補短板、筑長板”提出前瞻性、戰略性的建議,推進布局和發展先進材料,為上海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高端裝備創新增長極與核心技術策源地貢獻力量。
丁文江院士的報告題目是“輕氫之鎂、創新栽培”。丁院士以“輕量化之鎂”為題介紹了鎂合金作為結構材料在國家各項重大工程中的應用,從氫能源之“美”入手介紹了氫燃料電池催化劑、鎂基儲氫材料和鎂合金雙極板,指出要把產業的痛點作為科技創新的重點,把科技創新點作為產業發展新起點,強化材料戰略科技能力,保持世界領跑。
董紹明院士作了題為“高端裝備用陶瓷基復合材料發展與挑戰”的報告,介紹了陶瓷基復合材料的發展歷程與在國防裝備上的應用,SICCAS陶瓷基復合材料的特色研究,指出陶瓷基復合材料的優異性能使其成為新一代結構材料,在航天熱結構、航空動力、空間結構等領域展示出巨大應用前景。
楊為民院士作了題為“我國碳纖維產業與技術進展和發展建議”的報告,全面介紹了我國碳纖維產業發展和應用現狀,從碳纖維制備技術、復合材料技術和應用技術三方面介紹了技術進展和發展趨勢。并指出碳纖維產業未來發展應更加注重構建科研、生產和市場緊密結合的完整高效技術創新鏈條,加強基礎前沿領域研究,培養跨學科人才培養,加快標準體系建設。
劉慶作了題為“先進材料領域長三角創新一體化的探索與實踐”的報告,報告全面介紹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蘇州實驗室的建設情況、發展規劃和重點任務布局,同時他在報告中指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加速了長三角區域創新資源的協同、合作與共享,為材料產業及科技創新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動能,帶來了新機遇。
陳勇作了題為“大飛機先進材料應用及工業化需求”的報告,他從需求背景、技術要求、材料體系、發展方向、創新機制等五個方面全面介紹大飛機用先進材料的創新發展思路,并希望能夠通過大飛機產業的需求,牽引和帶動先進材料產業發展,顯著提升國產先進材料的性能、生產裝備和工業化水平的國際競爭力。
陽虹的報告題目為“材料工程推動未來能源革命”。她從精準選材助力傳統能源綠色低碳、新材料新技術推動新能源發展、可循環經濟助力社會永續發展等三方面闡述了材料工程推動能源革命,并建議加強材料行業與能源裝備行業協同創新、融合發展,推動和推進雙碳戰略。
宮旭輝在線上作了題為“船舶與海工裝備材料應用現狀與發展建議”的報告,指出高性能材料是船舶與海工裝備功能實現的核心保障。他針對船舶與海工裝備的大型化、全球化和綠色化發展趨勢,具體介紹了結構鋼、鈦合金、復合材料和涂層材料等的應用現狀和未來需求。
本次論壇為政府、高校、研究所、重點企業、新型研發機構等搭建了深入交流學習的平臺,對上海建設中國裝備制造業新高地、推動長三角材料領域協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來源:上海交通大學新聞網 2022.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