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年12月9日
已經查看了806次
12月7日,中俄核科學創新論壇在天津舉辦。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及俄羅斯工程院院士、俄羅斯聯邦榮譽科學家、俄羅斯托木斯科系統管理與無線電電子大學米哈伊爾·米哈伊洛夫教授,俄羅斯阿爾馬佐夫國家醫學研究中心首席顧問蒂莫菲耶夫·瓦西里·弗拉基米羅維奇教授,白俄羅斯國家科學院信息學問題聯合研究所瓦西里·科瓦廖夫教授線上與天津核科學專家進行交流。
米哈伊洛夫院士以《用于提高核反應堆電驅動絕緣體材料和帶電粒子加速器耐輻射性的納米技術》為題作學術報告,提出了用納米技術改進特種材料絕緣和耐輻射性的解決方案。弗拉基米羅維奇教授以《基于同位素Ga-68的放射性藥物合成裝置的開發》為題作學術報告,介紹了新的放射性藥物生產技術。科瓦廖夫教授以《醫學圖像分析:從根本問題到基于人工智能方法的疾病實際診斷(基于顱腦磁共振圖像)》為題作學術報告,講解了運用人工智能提升醫學圖像分析水平的方法。中方專家分別介紹了核與輻射事故應急探測、共生微生物與放射損傷等方面的科研進展。
該論壇重點服務“科創中國”試點城市——天津市南開區開展核醫療設備國產化替代工作,由天津市科協、南開區人民政府主辦,中國醫學科學院放射醫學研究所和G60科創走廊俄羅斯院士創新基地承辦。該論壇被納入第九屆中俄工程技術論壇平行論壇。
2022-12-08 18:37:00 來源: 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