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年12月15日
已經查看了412次
我是誤打誤撞地進入了納米醫藥這個領域。在本科生推免階段,我曾經十分迷茫,沒有想清楚自己到底想要報考什么專業。有一次,我無意間在學院公告欄里看到了中科院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的暑期學校招生簡章。抱著試一試的態度,我報名參加了當年的暑期夏令營,也因此與中科院、與納米醫藥領域結下了不解之緣。
當時的我對于“納米材料”“納米醫學”完全沒概念。通過了解與學習,我才發現這是一個十分前沿而且酷炫的研究方向。納米醫藥研發十分貼近臨床轉化,這讓我對自己從事的科學研究更有認同感,覺得自己的研究工作是有價值的,未來有可能應用到患者身上,造福人類健康。所以,我當時義無反顧地選擇了這個方向,加入了我的博士生導師——梁興杰研究員的科研團隊,也因此開啟了我的學術生涯。
人的一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機遇,如果能抓住這些機遇有可能會改變一個人的命運。我經常跟身邊人說,我是十分幸運的,也十分感恩這一路走來我遇到的所有貴人和機遇。這些人和事影響并成就了現在的我。讀博期間,在博士生導師的支持下,我有幸獲得中科院及國家留學基金委的留學資助,赴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下屬的CINaM研究所彭玲老師課題組進行了為期兩年的博士生聯合培養。這段經歷對我的影響很大,不僅在學術上開闊了我的視野,也鍛煉了我的學術思維能力和獨立開展課題的能力。我越來越喜歡我所從事的靶向納米遞送方向,這也促使我最終決定在博士畢業后繼續遠赴美國深造。
留學期間,我曾先后在美國哈佛醫學院波士頓兒童醫院及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開展博士后的研究工作。博士后期間,我的研究方向主要聚焦在mRNA靶向遞送及基因編輯領域。mRNA遞送是業界的研究熱點,mRNA的系統性體內遞送多局限在肝部,肝外器官的mRNA特異性遞送極具挑戰。研究人員一直在嘗試各種策略,希望能夠突破肝臟,實現對體內其他重要器官的特異性mRNA遞送。為了突破這一技術瓶頸,經過我與團隊成員的不懈努力,最終成功研發了一種器官選擇性mRNA遞送技術,簡稱SORT技術。我們利用該技術實現了對小鼠不同器官(包括肝、脾、肺部)的高效、特異性mRNA遞送及基因編輯。依托SORT技術,我們還解決了CRISPR/Cas系統體內遞送的一大技術難題,成功將CRIPSR/Cas系統特異性地遞送到小鼠肝和肺部進行基因編輯。這一系列成果具有很高的臨床轉化前景,因此2020年先后發表后受到了國內外學術界和產業界的廣泛關注。相關專利也已許可給生物公司進行后續的臨床轉化。總結來說,五年多的博士后訓練,讓我積累了豐富的科研經驗,也更讓我堅定了未來的科研之路。
對國外科研環境的感受
留學的這些年,我感受比較深的一點應該是國外科研與臨床之間的緊密合作。國外的科研院所與臨床醫院結合特別緊密,科研人員與臨床醫生之間的交流也很密切,這樣有助于及時跟進、了解臨床需求,同時也便于獲得許多十分珍貴的臨床資源用于科學研究,最終使雙方形成很好的優勢互補。我曾經待過的兩個實驗室的科學研究都是面向臨床需求的,而實驗室所在的研究單位——哈佛醫學院以及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也是科研與臨床密切合作的典型范例。
另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國外科研人員之間開放、包容、合作的學術氛圍,尤其體現在我們的研究領域。納米醫學是一個多學科交叉的學科,因此不同學術/專業背景的科研人員之間的團結合作十分重要。此外,國外各科研院所、不同實驗室之間的學術交流也十分深入、密切。
為什么選擇回國
說實話,選擇回國是一件順其自然的事情。我來自一個小城鎮的普通農民家庭,從未想象過我未來能有機會出國深造。這對一個普通家庭來講是想都不敢想的。博士期間,是國家的資助和培養,才讓我有機會得以出國留學,感受到國外不一樣的文化、學術氛圍,開拓和豐富了自己的眼界。所以,在博士后留學的五年多時間里,我一直很堅定學成后回國,以報效國家對我的栽培和培養。這些年,我們看到了祖國的快速發展和不斷強大,感受到了祖國對科技創新的不斷重視。為了廣泛吸納海外留學人員回國,國家發布了一系列的政策紅利,讓我們科研人員感覺到很暖心。靶向mRNA遞送及疾病治療領域是十分貼近臨床轉化的,我也一直希望自己的學術成果能有所用途。尤其是國家最近正大力提倡學術成果落地,產學研協同創新等,這讓我感覺很振奮,更加堅定了我回國建組的決心。
加入動物所“大家庭”,經營自己的小“家”
自2015年從中國科學院大學畢業出國,到2021年再次加入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讓我感到十分親切。從回國的各個流程上,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所里各級領導對我們歸國人員的重視和關切。迎接我們進京、提前安排好住所、幫助我們新建實驗室等,這一件件事情讓我感受到了動物所如“家”一般的關懷,讓我十分感動,也很開心能夠加入到這么溫暖的大家庭中。
入職后我就開始緊張地籌劃實驗室建設,醞釀擬開展的研究課題、科研合作等各種事宜。經營“實驗室”這個小家并不容易。博士后期間的學術研究相對而言是十分純粹的,大家只用關注學術前沿和實驗進展。但是回國建組完全不一樣,就如同經營一家公司一樣,各種繁瑣的事情都要親力親為,我在其中也解鎖了許多新的技能。雖然建組的第一年里各種忙碌,但是當看到空蕩蕩的實驗室慢慢地被各類科研儀器填滿,實驗室里越來越有“人間煙火氣兒”,會讓我感覺到前所未有的滿足感和責任感,不斷激勵著自己鼓足力氣加油干。我會努力帶領著我們研究團隊,繼續深耕靶向納米藥物遞送領域,力求不斷突破領域內技術瓶頸,并積極拓展其在生物醫藥各個領域的廣泛應用,為積極推動mRNA納米藥物的臨床轉化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作者魏妥,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干細胞與生殖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納米技術與藥物遞送研究組組長,2021年9月正式入職中科院動物所。)
來源:中國科學院學習平臺/科學人物/正文 2022.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