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鏈接
正文
《中國材料進展網》
上海交通大學第三屆“致遠”國際青年學者論壇“變革性分子”分論壇舉行
發布時間:2022年12月21日 已經查看了387次
12月17日至18日,上海交通大學第三屆“致遠”國際青年學者“變革性分子”分論壇舉行。校黨委常委、常務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丁奎嶺,中國科學院院士顏德岳、涂永強,中國科學院院士、化學化工學院院長、轉化醫學研究院執行院長樊春海,化學化工學院常務副院長、變革性分子前沿科學中心執行主任周永豐,化學化工學院班子成員、學術委員會委員與變革性分子前沿科學中心、轉化醫學研究院等單位相關同志出席了會議。來自英國劍橋大學、俄亥俄州立大學、美國西南醫學中心、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等全球著名大學及研究機構的19名青年學者參會并做學術報告。分論壇開幕式由化學化工學院黨委書記吳映強主持。
丁奎嶺在學校主論壇開幕式上致辭,對參加論壇的嘉賓、青年學者們表示誠摯歡迎,并介紹了上海交通大學光輝的辦學歷程和卓越的辦學成果。他指出,上海交通大學“因圖強而生、因改革而興、因人才而盛”,把“人才強校”作為發展主戰略,多年來秉承“引得來、用得上、留得住、發展得好、脫穎而出,無后顧之憂”的人才工作理念,構建人才培育的“金字塔”。學校以建立全球人才高地為目標,以求賢若渴的精神,竭力引育優秀人才,全方面支持快速發展,全覆蓋提高服務質量。
誠摯歡迎各位優秀青年學者加盟上海交通大學,共話未來發展,為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添磚加瓦。
樊春海在分論壇開幕式上發表講話,對與會青年學者們的到來表示歡迎,對論壇的召開表示祝賀,并介紹了化學化工學院、變革性分子前沿科學中心、轉化醫學研究院的基本情況。他指出,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加快建設國家戰略人才力量”,上海交通大學竭誠為青年人才拓寬視野、提升能力提供良好的發展階梯和平臺。他強調,基礎研究是科技創新的源頭,是破解“卡脖子”難題的關鍵,歡迎優秀的青年學者加盟上海交通大學,聚焦“變革性分子”開展前沿科學研究與探索,培養“變革性”思維,不斷突破自我,追求卓越與創新,為加快科技強國建設貢獻交大智慧。
吳映強在主持中對來自海內外的與會青年學者們表示誠摯歡迎,期待青年才俊們在論壇中充分交流科研成果、碰撞火花、啟迪未來。
周永豐介紹了化學化工學院的發展歷程和辦學成果。他表示,學院歷來重視人才隊伍建設,著力構建“引育并舉”的人才發展戰略,積極為人才交流搭建廣闊平臺,創造良好環境。他特別指出,變革性分子前沿科學中心的成立為學院發展帶來更大的發展契機,也為青年才俊提供了更高層次的工作平臺。他希望與會青年學者們以本屆論壇為契機,增進思想交流與碰撞,為中國科技事業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分論壇開幕式結束后,學術報告按照“合成化學”“材料化學”“化工、催化”“物理化學、化學生物學”四個專場逐場進行,分別由崔勇、路慶華、羅正鴻、李富友4位系主任擔任主持。青年學者們分別就各自學習工作經歷、研究領域、研究成果及最新進展、未來工作計劃進行介紹。
中科院院士丁奎嶺、顏德岳、涂永強、樊春海,化學化工學院、變革性分子前沿科學中心、轉化醫學研究院的專家對青年學者們的報告逐一點評,著重就關鍵科學問題、研究特色、研究方法、研究工作支撐條件、研究方向及未來發展趨勢等進行了深入地交流探討,并為青年學者們提出了中肯的建議。
本屆論壇是由上海交通大學化學化工學院、變革性分子前沿科學中心、轉化醫學研究院聯合主辦的青年學者學術交流活動,為海內外青年才俊搭建學術交流與成果展示的平臺。分子的變革推動了科學發展,引領了技術進步,本次論壇集聚從事化學、化工、高分子科學、材料化學、物理化學、化學生物學、生物醫學工程及相關交叉領域研究的海內外優秀青年學者,就國際前沿研究及科技熱點展開探討,促進不同研究方向的交叉合作,增強對上海交通大學發展戰略、學科建設、科學研究、師資隊伍等政策體系的全面了解。
來源:上海交通大學新聞網 2022.1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