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鏈接
正文
《中國材料進展網》
【科學人物】閔恩澤:“國家需要什么,我就做什么”
發布時間:2023年2月20日 已經查看了466次
“把自己的一生跟國家建設和人民需要結合起來,這是我最大的幸福!薄h恩澤(摘自2008年1月9日《光明日報》)
1948年3月,大學剛畢業的閔恩澤登上去往美國的“哥頓號”郵輪,途中切身感受了中國人被歧視的滋味,一股因屈辱而產生的憤懣充塞著他那顆熱血沸騰的心。
8年之后,在美國取得博士學位并已工作的閔恩澤,毅然放棄優裕的生活,沖破重重阻撓,繞道香港踏上故土,并迅速來到石油工業部北京石油設計局工藝室研究組工作,投身新中國的石油煉化事業。
“閔先生回國時,新中國剛成立不久,百廢待興,百業待舉。而石油煉制工業生產迫切需要催化劑。研制和生產煉油催化劑的任務,就落在了他的肩上。”中國工程院院士、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原院長李大東深情回憶道。
閔恩澤常說:“國家需要什么,我就做什么!睔w國之后的10年時間,他急國家所急,帶領團隊,白手起家,打破國外封鎖,成功研發鉑重整催化劑、磷酸—硅藻土疊合催化劑、小球硅鋁裂化催化劑和微球硅鋁裂化催化劑的生產技術,解決了國防之急、煉油之急。因種種突出貢獻,閔恩澤也被譽為我國煉油催化應用科學的奠基人。
1980年4月,閔恩澤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8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此后,閔恩澤還提出了“新催化材料是創造發明新催化劑和新工藝的源泉,新反應工程是發明新工藝的必由之路,新催化材料與新反應工程的集成往往會帶來集成創新”的見解。他主持新型分子篩、非晶態合金等新催化材料,磁穩定流化床、懸浮催化蒸餾等新反應工程領域開展導向性基礎研究,取得多項重大突破,為中國石油化工技術趕超世界先進水平奠定了基礎。
1993年,閔恩澤當選為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1995年獲首屆“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2005年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2007年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011年5月3日,國際小行星中心發布公報,將第30991號小行星永久命名為“閔恩澤星”。
“在閔先生心里有兩點是至高無上、神圣無比的,那就是國家的自強、民族的自尊。正是這種志氣,促使他和一批科技人員,歷時30年,為中國的石油化工開拓出了一片自主創新的天空,使中國人從此在世界石油化工領域揚眉吐氣,抬頭走路了!崩畲髺|說。
來源:《光明日報》(2021年06月14日 01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