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年2月24日
已經查看了536次
近日,由中國—東盟中心和天津大學共同舉辦的中國-東盟高等教育合作論壇在天津大學成功舉辦。天津大學黨委書記楊賢金表示,希望通過此次論壇進一步加強與東盟國家在高等教育領域的務實合作,圍繞“一帶一路”倡議作出更多的天大貢獻。
在本次論壇上,楊賢金授予印度尼西亞駐華大使周浩黎、馬來西亞駐華大使拉惹·拿督·努西爾萬、泰王國駐華大使阿塔育·習薩目為天津大學名譽教授。三位大使表示非常榮幸成為天津大學的一員,并肯定天津大學在科研和人才培養方面的重要成就,希望借此契機,通過中國—東盟工科大學聯盟平臺持續深化在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方面的合作,互利共贏。
論壇期間舉辦了中國—東盟中心圓桌系列:中國-東盟高等教育合作高端對話,與會嘉賓圍繞該主題交換意見。
中國—東盟中心秘書長史忠俊表示,高等教育在區域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要從四個方面共同打造高等教育更加美好的未來,即共同加強高等教育領域決策者交流,為年輕人追求海外教育提供支持和指導,持續推進數字技術在高等教育領域的應用,加強國際層面產教融合整體規劃以打造亞洲科技創新高地。
拉惹·拿督·努西爾萬表示,中國和馬來西亞是傳統友好鄰邦,兩國間密切的人員往來是實現政治、經濟、文化領域緊密聯系的重要支持。他指出教育合作始于人心相通,輻射到思想交流,并表示支持中國-東盟工科大學聯盟作為馬來西亞大學與中國大學合作的重要平臺,倡議資源共享和專家共享。
周浩黎表示,高等教育合作是印度尼西亞與中國雙邊關系框架內的重要環節。東盟為高等教育合作提供了堅實的平臺,為地區的和平、穩定與繁榮作出了貢獻。他期待在東盟框架下,中印尼雙方在人員交流、經濟、文化,特別是高等教育交流方面開展更多的雙邊合作。
阿塔育?習薩目介紹了泰國與中國尤其是與天津市高等教育合作情況,表示教育是中泰合作的重要支柱,并期待進一步深化與中方在教育和科研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同時希望在泰國倡導的生物循環綠色(BCG)經濟模式下在符合國家發展戰略的領域擴大教育合作。
科學技術部外國專家服務司副司長李昕介紹了中國科技發展概況,以及歡迎各國青年人才來華創新創業有關政策。他表示歡迎來自亞洲國家的同事和朋友,特別是年輕人才通過項目和交流平臺來到中國,建立和發展與中國的合作關系。
天津大學常務副校長胡文平以“攜手培養面向未來的卓越工程人才”為題發言。他表示教育、科技、人才是加強國家全面建設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這不僅適用于中國,也適用于包括東盟各國在內的每個國家。天津大學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依托中國—東盟工科大學聯盟持續拓展和深化與東盟國家的人才培養合作,為應對全球共同挑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貢獻。
2023-02-24 11:19:15 來源: 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