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鏈接
正文
《中國材料進展網》
多維度協同創新,華為推動穿戴產業鏈發展
發布時間:2022年12月28日 已經查看了303次
12月9日,在華為冬季全場景新品發布會上,華為發布了一款全新智能手表——華為WATCH Buds。不同于之前的產品,這一次華為將TWS耳機與智能手表合二為一,帶來手表形態的一大創新,可以說這是近年來在電子產品領域極具特色與實用的產品創新。
毫無疑問,現在年輕人的出門新三件套已經變為了手機、智能手表和真無線耳機,這些都是每日的必備用品,但是越來越多的東西也讓出門變得非常繁瑣,和以前出門必須要帶鑰匙、錢包并沒有本質不同。但是,回顧近年來科技發展的主旋律,就是在用更少的產品實現更多的功能,為人們的生活做減法,提供巨大的便利性,就像手機如今早已不再是單純的通信功能,它可以是我們錢包,也可以是我們的鑰匙,讓我們出門只需要一部手機就可以暢行天下。
真無線耳機的出現毫無疑問也是一種科技進步,它幫我們去掉了惱人的線纜,隨時可以享受音樂或者便捷通話,但是,一個電池倉又帶來了新的負擔。這一次,華為將兩種產品跨界整合,又一次實現了更少的產品,但是更大的便利性這樣的創新。
華為WATCH Buds,揭開手表表蓋即可取出一副真無線耳機,無論是作為智能手表還是耳機,功能性方面都有著良好的表現,讓消費者的需求能夠充分得到滿足。值得一提的是,華為 WATCH Buds 14.99mm的厚度基本上和傳統的智能手表大致相當,并不會因為集成了兩種產品,讓手表變得臃腫。內置的耳機外觀小巧,單只凈重約 4 克,兩只耳機造型相同,不必區分左右佩戴,更難能可貴的是,這副耳機依然支持主動降噪與透傳模式,通話更清晰。
華為可穿戴設備一路創新
其實,回看這幾年華為智慧穿戴產品的創新,可以發現華為不僅是在產品功能上不斷提升,在產品的形態上也并非首次給業界帶來驚喜。
華為FreeBuds Lipstick無線耳機是華為在2021年年底推出的一款TWS無線耳機產品,一改TWS耳機盒外觀大多非圓即方的設計,轉而以立體感更強的方條形替代,很像女性使用的口紅般擁有精致的外觀設計,不僅實用,也像隨身的一件配飾,因此上市之后深得很多女性用戶的喜愛。
今年11月華為推出的WATCH GT Cyber,也是極具特色的一款產品,它配有一枚業界首創的可拆卸智能機芯,搭配閃換表殼設計,成功俘獲了年輕用戶的芳心。除了能隨時更換表盤之外,用戶可隨時將華為 WATCH GT Cyber的機芯從表殼上拆卸下來,然后換裝其它表殼,這一精巧的設計,無疑可以讓用戶長期保持對這款手表的新鮮感。
此外,還有最新發布的華為WATCH GT 3 Pro典藏款,全陶瓷機身搭配低調奢華的曜夜鎏金配色,再次演繹高端智能手表的華美風尚。陶瓷材料相較于不銹鋼材料,硬度提升10倍的前提下,重量減輕60%,帶給用戶全新的穿戴體驗。
這些產品看似形態各異,更多是在設計上下功夫。實則不然,雖然產品的外觀設計,代表了一個產品的門面,固然重要,但是好的設計往往和工藝、材質密不可分。華為多年來通過不斷的研發與投入,在產品形態、材質、功能以及軟件等多領域持續創新。并且,如此眾多創新形態的可穿戴產品在提升用戶體驗的同時,也帶動了電子科技產業鏈的高質量發展。
華為可穿戴設備的“護城河”
我們常說,一個產品能夠在市場競爭中走多遠,取決于其“護城河”有多寬。為什么華為能不斷創新產品形態,帶來很多讓人耳目一新的產品,這恰恰是因為在眾多產品的創新過程中,華為不斷拓寬了其技術“護城河”,反哺了創新能力。
這條“護城河”的最內一層是華為從手機、可穿戴、平板、智慧屏、電腦等產品的設計研發中積累的硬件能力,我們常說手機行業是“寸土寸金”展開競爭,那么在手表和手環這方寸之間,必然可以從中獲得經驗,不僅是外觀設計、色彩搭配,內化到產品的材質創新、工藝創新,這是華為與很多廠商的一大本質區別。
“護城河”的中間一層是極強的軟件平臺能力,分布式系統鴻蒙,能讓手表極大精簡系統體積,同時能與手機完美配合,實現多種強大的功能,像在手機上打開健身應用,手表上立即同步展開監測,實時記錄健身效果,這種完美的聯動能夠充分發揮手表作為可穿戴設備的意義,根本無需人為操作。手機導航可以流轉到手表上,而無需行進中還要經常看手機,影響安全。
作為可穿戴設備的靈魂算法,華為研發的TruSeen?, TruSport?, TruSleep?等技術平臺能力,更是把可穿戴設備的作用充分發揮,作為一個24小時陪伴人體的設備可以精準記錄,心率、血氧、心電圖等人體關鍵基礎數據,成為人們隨時了解自己身體健康的好幫手。甚至可以將其應用到幫助運動員提高成績,讓可穿戴設備可以走向更廣泛的用途。
而在“護城河”的最外圍,華為基于可穿戴設備,開始營造生態。早期的智能穿戴設備只是利用傳感器對身體基礎生理指標進行監測。雖然心率這一數據對人體來說極為重要,但是這一數據對于普通用戶來說存在相當高的門檻,當用戶在靜息狀態下心率達到了120次/分,用戶可能無法理解這一數據背后透露出來的身體信號。
所以華為基于實驗室平臺與超過60家研究機構合作開展健康研究,包括心臟健康研究、睡眠呼吸暫停研究、血管健康研究、呼吸健康研究、女性健康研究等,用戶通過智能可穿戴設備記錄的身體數據,可以轉化為健康乃至醫療服務。
同時,在華為WATCH GT Cyber這款產品上,華為對現有商業合作模式進行大膽創新,積極探尋智能機芯多元生態合作模式。一方面,為全球傳統表廠,國內表廠提供智能機芯個性化定制服務,助力傳統表廠實現智能化轉型;另一方面,與璽佳、格雅等專業手廠開展DFH(Design for Huawei)合作,除了華為官方表殼,還能為消費者提供更多高品質工藝的美學配件;最后,是讓更多的三方伙伴加入進來,進行表殼創作,就像一款手機爆火后,會有眾多第三方廠商生產配套的手機殼等周邊產品,這一思路可以在手表上進行復現,第三方伙伴的加入,可以豐富可穿戴周邊配件的選擇,甚至不乏手工達人創作出獨一無二的表殼。
華為不斷豐富的可穿戴設備形態,基于不斷創新的技術,基于對消費者需求的深入洞察。華為甚至專門成立了運動健康軍團,足見華為對于智能可穿戴設備發展的重視和決心,因為華為并沒有僅把可穿戴設備作為一種消費電子產品,更是看重其背后廣闊的運動健康產業,將智能可穿戴設備作為健康的入口,一旦各種健康研究取得一定實質成果,迎來的必將是智能可穿戴設備的普及潮。
來源:環球網 2022.12.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