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年1月16日
已經查看了250次
今年重慶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奮力抓好以制造業為重點的產業升級,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1月14日舉行的“堅持穩中求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重慶”專題記者會上,重慶市經濟信息委黨組成員、副主任涂興永介紹,市經濟信息委將聚焦“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數字經濟培育壯大、優質企業培育”三大領域,全力推進產業體系全面升級。
三個專項行動 聚力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涂興永說,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主要聚焦“三個專項行動”實施,不斷提升制造業規模和水平。“三個專項行動”分別為:實施傳統支柱產業提升行動、實施先進制造業產業集聚提升培育行動、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行動。
將加大技術創新力度,加快中高端新品開發投放和現有產品迭代升級,2023年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投入達到500億元以上,促進制造業整體向高端化邁進;推動構建“產業大腦”體系,促進中小企業“上云用數賦能”,提升制造業智能化水平,力爭2023年重點企業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達到82%,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到60%左右。
將突出終端帶動,強化投資項目牽引,優化生產力布局,抓牢長安汽車、賽力斯等整車企業,完善“三電”“三智”等配套體系,打造萬億級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力爭2023年全市新能源汽車產量突破60萬臺。加快家用服務機器人、虛擬現實設備等新型終端產品發展,構建更為完整的電子元器件配套體系,打造萬億級電子信息制造業產業集群。同時,構筑特色產業集群,培育若干未來產業集群。
三個重點任務 聚力加快培育壯大數字經濟
“加快培育壯大數字經濟主要聚焦扎實抓好‘三個重點任務’的落實,不斷提升數字經濟規模和水平。”涂興永說,在加速打造“芯屏端核網”數字產業集群上,將圍繞萬億級電子制造業集群建設,加快培育一批更具競爭力和更高發展水平的數字產業鏈條。持續鍛造“長板”,加快補齊“短板”,圍繞重點產業鏈,分鏈條梳理關鍵共性技術,針對性布局制造業創新中心、產業創新中心等重大技術創新平臺,強化基礎研究,加快實現重點技術突破和可持續迭代。力爭2023年“芯屏端核網”智能產業收入達1.1萬億元。
加速實施軟件信息服務業“滿天星”行動計劃,力爭2023年,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總規模突破3500億元。
在加速推進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發展上,涂興永說,近年來,重慶累計實施5578個智能化改造項目,建成127個智能工廠、734個數字車間,示范項目生產效率平均提升58.9%。下一步將通過龍頭骨干企業引領示范專項行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專項行動等八個專項行動的實施,推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力爭到2027年,累計建設50個5G全連接工廠,50個創新示范工廠,打造500項新技術應用示范場景。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達到87%,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到65%,制造業數字化水平位居全國前列。
同時,重慶還將實施梯度培育行動、融資紓困行動、融通發展行動、公共服務提升行動等“四個行動”不斷提升增強重慶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2023-01-16 10:30:07 來源: 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