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年2月2日
已經查看了263次
據外媒報道,瑞典國有礦業公司盧奧薩山—基呂納山公司(以下簡稱“盧基公司”)近日宣布,在瑞典北部發現了歐洲地區已知最大規模的稀土金屬礦床。由于歐洲不開采稀土礦產,主要依賴進口,而稀土金屬在發展綠色產業中具有重要作用,這一發現或將有助于歐洲減少對關鍵進口原材料的依賴。
欲擺脫進口依賴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盧基公司在一份新聞公報中說,在瑞典北部城市基律納附近的一個現有鐵礦附近發現了超過100萬噸以稀土氧化物形式存在的稀土礦床,是歐洲已知同類礦床中最大的。
“這是個好消息,不僅對公司、對該地區和瑞典人民,而且對歐洲和氣候來說也是好消息。”盧基公司在一份聲明中說,新發現的礦床將成為生產關鍵原材料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這些原材料對綠色轉型來說也是至關重要的。
報道稱,稀土金屬在發展清潔能源,以及生產電動汽車和消費電子產品領域扮演關鍵角色,尤其是對許多高科技制造來說,稀土是不可或缺的原材料。但歐洲本身并不開采稀土礦產,主要依賴從其他地區進口。根據歐盟委員會數據,歐盟98%的稀土材料從中國進口。
由于電動汽車和可再生能源使用的增加,歐洲未來對稀土的需求預計會出現增長。歐盟預計,到2030年,在電動汽車發動機和風力渦輪機的需求推升下,稀土需求將增長5倍。
與此同時,隨著地緣政治緊張不斷加劇,全球出現關鍵原材料供給不足的局面。
分析指出,歐洲致力于發展綠色產業和綠色經濟,但過度依賴進口凸顯其產業的脆弱性,這一發現或將有助于歐洲減少對綠色轉型所需進口原材料的依賴。
發現該礦后,瑞典副首相兼能源、商業和工業部長埃巴·布施表示,歐盟稀土自給自足將從這座礦山開始,“我們需要加強歐洲的產業價值鏈,并為電氣化創造現實的機會”。
資料顯示,稀土被稱為“現代工業維生素”。稀土元素主要是以稀土氧化物的形式存在,可分為輕稀土和重稀土兩大類。輕稀土應用廣泛、商業價值突出、用量相對更大,而重稀土則相對更稀缺、可替代性小、價格更昂貴。
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數據顯示,全球稀土探明儲量現維持在1.2億噸左右,2021年中國的稀土儲量為4400萬噸,占比37%,位居全球首位,隨后依次是越南、巴西、俄羅斯等國。同時,中國也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生產國,約占全球總產量的60%。
勘探開采需時間
然而,從發現稀土到開采進入市場,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盧基公司首席執行官揚·莫斯特倫表示,目前公司仍在進行勘探工作,還需要幾年時間才能確定該礦床的儲量。他還強調了開采面臨的監管挑戰,由于開采往往會導致所在地區水資源和生物多樣性的風險上升,北歐國家對于新礦山的審批通常過程嚴格、時間漫長。盡管盧基公司已計劃在今年提交開采特許權申請,但預計至少需要10年至15年,這些原材料才能進入市場。
莫斯特倫表示,如果瑞典和歐盟層面的許可程序能夠加快,這個時間可能會縮短一半以上。
還有專家對瑞典礦床的經濟性打上問號。地球科學家托馬斯·希勒布蘭德表示,大約十年前,德國薩克森州北部的德利奇縣也發現過一個類似規模的礦藏,但未被開采。“如果你發現,相比于從中國進口,開采費用要貴上100倍,那將是不值得的。價格將決定你從哪些來源獲得稀土。”
美媒稱,稀土已成為全球科技競爭的主陣地之一。美歐等國都在尋求加強自身的國內供應鏈,意圖成為全球稀土市場的主導玩家。
來源:東方財富網 202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