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年2月22日
已經查看了374次
銅催化環狀炔丙基碳酸酯的反應吸引了學術界的關注。已知的反應模式大都包含一步親核取代的過程。根據這個特點,科研人員可以設計出多種不同的反應得到多樣性的產物(圖1)。然而,與之相對的,開發基于銅催化的環狀炔丙基碳酸酯的新的反應模式仍頗具挑戰性。
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房新強課題組致力于酮、醇、酯類分子的催化轉化,提出了基團添加-動力學拆分策略解決不對稱合成中的難點(J. Am. Chem. Soc. 2016, 138, 7932-7938;ACS Catal. 2020, 10, 2882-2893;Nature Commun. 2021, 12: 3735;概念提出:Adv. Synth. Catal. 2019, 361, 3943-3949),建立和發展了1,2-二酮化學這一研究領域(Sci. China. Chem. 2021, 64, 991-998;J. Am. Chem. Soc. 2023, 145, 585-599;概念提出:Org. Lett. 2019, 21, 10075-10080),并對酯類分子參與的新反應模式開發開展了深入研究(ACS Catal. 2022, 12, 6840-6850; ACS Catal. 2022, 12, 12036-12044)。在此基礎上,該課題組首次發現了銅催化環狀酸酯的重排-親核加成反應模式。此模式先原位生成聯烯醛中間體,然后不同的親核試劑如烯丙基硼酸酯、炔丙基硼酸酯、磷葉立德、硫葉立德等可以與這一活性中間體發生不同位點的加成反應,得到多樣性的產物。機理研究表明,堿去質子化是反應的決速步。
近期,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德國應用化學》上。該研究由福建物構所和合肥工業大學合作完成。研究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學基金、中科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的支持。
2023-02-22 來源: 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