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惠 瓊,吳 銳,張雨明,等.【2020IFAM】新材料國際發展趨勢高層論壇之大會精彩報告紀實[J].中國材料進展,2020,(11):798-802.
點擊復制
【2020IFAM】新材料國際發展趨勢高層論壇之大會精彩報告紀實(
)
中國材料進展[ISSN:1674-3962/CN:61-1473/TG]
- 卷:
-
- 期數:
-
2020年第11期
- 頁碼:
-
798-802
- 欄目:
-
- 出版日期:
-
2020-11-30
文章信息/Info
- Title:
-
Focus on 2020 International Forum on Advanced Materials
- 作者:
-
惠 瓊; 吳 銳; 張雨明; 王 瑤; 費蒙飛; 王嘉琦
-
《中國材料進展》雜志社
- 關鍵詞:
-
綠色材料; 冶金 ; 電子材料; 材料制備; 應用; 超材料; 高層論壇
- 文獻標志碼:
-
A
- 摘要:
-
材料是人類文明,社會進步的物質基礎,冶金工程為材料工程提供原材料保障。歷史上材料與冶金技術領域所產生的顛覆性技術,不僅顛覆了本領域的傳統生產工藝,而且對其他領域以及人類生活均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隨著我國資源匱乏、能源危機、環境惡化日益嚴重,傳統的高投入、高消耗、粗放式發展方式難以為繼,材料與冶金技術領域的發展受到嚴重挑戰。開發綠色綜合效能高、環境負荷低的的材料與冶金技術,降低材料在資源開采、生產、運輸、使用、廢棄、回收、循環利用等環節的環境影響,對促進基礎材料產業的綠色轉型和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材料與冶金主題由徐惠彬院士和魏炳波院士主持。北京工業大學聶祚仁院士、西北工業大學介萬奇教授、昆明理工大學楊斌教授分別作了題為“生態環境材料與材料生命周期工程——理論與實踐”、“復雜合金的凝固控制及其應用”、“有色金屬真空冶金新技術的研究及應用”的報告。 電子材料技術是電子信息技術和產業發展的基礎,是電子工業發展的主要動力,對于衡量一個國家的國力、國防、國民經濟現代化水平及人民生活水平有著重要的意義。目前我國電子材料行業整體實力穩步增長,在中低端領域,國產電子材料已經占領國內市場,但在高端材料領域,仍然多數依賴進口。我們迫切需要夯實電子材料技術發展基礎,著力突破現有市場格局,以提高電子材料技術對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的基礎支撐能力和國際競爭力。電子材料技術與應用主題由王玉忠院士和李衛院士主持,浙江大學楊德仁院士作了題為“鑄造單晶硅的生長和應用”的報告,清華大學鄭泉水院士作了題為“結構超滑技術的重大機遇與挑戰”的報告。
- Abstract:
-
新材料是國防領域技術換代升級的保障,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基石。金屬材料、高分子材料等傳統材料的高端、關鍵產品研制和自主保障,更是需求迫切、市場廣闊。材料的元素組成、缺陷、界面、微觀結構及形貌、宏觀應力等各尺度特征,綜合決定了材料的應用性能和制備加工性能,制備加工過程又反之影響其微觀組織的特征,在各個尺度剖析結構組織的演變過程和作用機理,進而根據基礎研究成果,設計、優化材料組成、組織和工藝,是實現先進金屬、先進高分子等傳統材料性能突破和創新研制的必由之路。要實現自主發展和產業應用,還要重視發展制造裝備和工藝標準。材料制備與應用主題由朱美芳院士和李賀軍院士主持。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蔣成保教授作了題為“稀土磁性功能材料設計,制備及應用”的報告,西安交通大學單智偉教授作了題為“金屬材料變形與損傷機理的原位研究及其應用”的報告,西北有色金屬研究院湯慧萍教授的報告題為“粉末床電子束3D打印技術研究進展”,太原理工大學鄭強教授的報告題為“多組分多相高分子材料流變學理論及其應用”。 超材料通常具有人工結構、負物性參數等超常性質,其性質主要決定于人工結構。超材料的重大科學價值和諸多重大應用已受到國際上的廣泛重視,具有極大的研究價值和應用前景。經過多年的發展,超材料已涵蓋電磁、光學、聲學、力學、熱學等領域,與光子晶體、等離基元、吸波材料相伴發展,超材料與常規材料的融合成為重要發展趨勢,成為材料學科活躍的研究領域。該主題大會報告由譚天偉院士和宮聲凱院士主持。清華大學周濟教授作了題為“廣義超材料:超材料與常規材料的融合”的報告;西安交通大學徐卓教授作了題為“高性能透明壓電材料”的報告。
備注/Memo
- 備注/Memo:
-
策劃:賈豫冬 編輯:惠 瓊 吳 銳 張雨明 王 瑤 費蒙飛 攝影: 王嘉琦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21-02-05